只要名聲留下了,哪怕北明取勝,只要南宋百姓還活著代代傳下去,岳飛就永遠都是那個精忠報國的忠臣!
至于愚忠的名聲,在這個時代本身就是美名……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樸實的,沒有李察前世那種亂七八糟的負能量思想,什么人不為己天地誅在這個時代是要遭萬人唾棄的理論……
這個時代講究的是與人為善等等正能量,哪怕是官員們私底下做了再多的壞事,明面上也會努力維持自己清正廉明的形象。
沒看衙門大堂上都掛著牌匾么?
社會的主流聲音是與人為善,對銅臭味充滿鄙棄,對與金錢為伍的商人更是打心眼里看不起。
社會中的富豪在老百姓眼里別說偶像了,不被人戳脊梁骨就算名聲好了……
這并不是說仇富心態,而是社會中流傳著品德高于金錢的風氣。
當然,這也是李察前世現代社會的人嘲笑古代社會的人愚昧不堪的原因,在金錢至上社會中生活的人是無法理解這個年代的人,連飯都吃不飽還整日里想著對他人施善的理念……
更無法理解古代村民民風淳樸到愿意無償接納外鄉人在自己的屋子里住一宿!
這在李察前世人的三觀里基本上可以跟傻子劃等號了……
也就是俗稱的防人之心不可無……
善人和好人在這個時代是被稱贊的榜樣,但在李察前世那個充滿了金錢崇拜理論的現代社會中,卻是傻子的同義詞……
當然,位居高位的李察還感受不到這種淳樸的民風,相對于民間風俗,官場無疑更加黑暗。
朝廷的黑暗迫使岳飛踏出了滅亡的那一步,在岳飛主力盡出之后,李察立刻得到了消息。
沒有連綿的土堡要塞作為臨時據點和退路,李察立刻發動了他早已藏好的1萬槍騎兵!
這可是李察用了一年的稅收兌換出來的!
在之前的作戰中,槍騎兵的表現無疑最是搶眼。
胸甲騎兵防御力足夠,但沖擊力不足,而且因為負重太多,無法長途奔襲。
龍騎兵則根本沒有沖擊力,只能當作輔助打黑槍的兵種,唯有槍騎兵在正面戰場上最是搶眼!
而李察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正面戰場的沖鋒騎兵!
不出意外的,岳飛的主力與帶齊了炮兵部隊的明軍遭遇了。
這一次岳飛沒有躲避,因為明軍的兵力很弱。
步軍只有兩千多人,全部充當著火炮的護衛。
炮兵則是30門騎兵炮、10門康格里夫火箭彈、20六英寸榴彈炮、10挺帕克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