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民間的反應對南宋朝廷而言影響不大,哪怕是李察前世那個時代中,升斗小民都無法影響到國家政治,更何況是如今這個更加黑暗的時代?
國家走向基本上就是權貴們決定的,平民頂多吆喝兩句,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難不成大家還能提著腦袋造反?
對平民而言,只要不是實在過不下去餓著肚子,誰愿意去敢掉腦袋的造反買賣?
野心家終歸是少數人,沒有民意支持再大的野心再精妙的布局也起不來……
國家朝廷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因此,即便南宋朝廷已經聽到了民間的不利言論,除了下了一道象征意義更大的命令,讓地方官府監控民間不利言論外,并沒有做出實質性的動作。
在朝廷高層眼里,底層屁民只要餓不死,就絕對不敢鬧事。
真正讓南宋朝廷難受的是,岳家軍的覆滅讓宋軍整體的脊梁骨被打斷了!
距離李察親率的明軍主力最近,駐防在四川地區的韓家軍和楊家軍同時被傳上了恐明癥,上到將領下到小兵,都不愿意跟明軍進行野外對決。
岳家軍在絕對的優勢兵力下都被全殲了,他們哪里有信心對抗明軍?
而且李察短時間內變出一萬精銳騎兵的事情也傳揚開來,雖然大家都知道岳家軍在覆滅之前對明軍進行重創,明軍兵力損失極大,但大家都覺得李察可以快速恢復實力……
不用多,恢復和岳家軍對戰時的一半軍事力量,就足夠讓韓家軍和楊家軍繞著走了……
軍隊的威名都是打出來的,特別是那些帶兵的將領,正因為了解軍事,才更加清楚岳家軍的可怕之處,自然也更加恐懼全殲岳家軍的明軍!
于是,韓家軍和楊家軍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大修土堡要塞,除此之外還派人到處收編潰退回來,發了財的4萬多潰兵。
韓家軍和楊家軍爭先恐后的擴充兵力,只為在明軍進攻四川的時候手中能多一些籌碼和炮灰,能守住四川。
至于主動出擊擊敗明軍,韓家軍和楊家軍的統帥根本沒有想過……
大明14年10月,李察親自率領的區區幾千明軍主力再次兵臨四川防線,這一次李察帶上了亡靈軍團。
之所以用了這么久,主要是為了接收那些潰兵遺留下來的地盤,從后方調動地方衛戍部隊接管重新建立秩序。
同時從后方運送炮彈補充戰斗的損失。
與岳家軍的作戰中李察的彈藥儲備消耗了八成以上,不補充的話連一次激烈的作戰都無法維持了。
好在全殲岳家軍的戰績嚇壞了宋軍,沒有一支宋軍敢主動出來挑戰李察。
那一千多由荒墳守衛組成的亡靈軍團外加雙頭巨人就是最好的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