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點了點頭,“去吧,趕緊的。趕明兒你去玉安鎮城隍廟燒些香火,求城隍爺保佑保佑,去去晦氣。”
六叔點了點頭,帶著小雨循著路回了酒館。
酒館大院的門虛掩著,六叔和小雨推門進去。
一大缸子酒,生意即便是冷淡些,可夠酒館賣一個月了。
白白損失了一個月的酒錢,六叔盯著空酒缸子發愁,嘆了幾口氣,才吩咐小雨收拾桌上碗筷。
二人將酒館收拾干凈,又將座椅覆在了桌上,算是閉門歇業。
六叔將大院子里門的鑰匙給了兩把給小雨,說是一把晚些時候交給劉伯,一把讓小雨自己留著,這十幾日便關了門,不做生意,免得惹來麻煩。
六叔取了記賬的筆墨,找了一塊木板,歪歪斜斜的寫上‘歇業半月’的字樣,讓小雨拿去斜靠在大院門前的老槐樹干上,用繩子綁著,醒目的提醒路人。
院子兩株老槐樹,院門口一株大的,一共三株,酒館周圍還有其他幾株小的。
李嬸常說這院子是托這槐樹的福,冬暖夏涼的,風雨都是它們擋了。
收拾完酒館,六叔帶著小雨一塊去了李嬸家的田里,與李嬸插秧種田。
晚間回了酒館,劉伯回來,小雨將一把大院的鑰匙交給了劉伯,六叔和劉伯喝了一會兒茶,說了說今天的事情。
劉伯聽了今天霸刀門的人來鬧事的事兒,沒有收六叔給的魚錢,說是那幾尾鯽魚本就不值幾個錢兒,算是送六叔的罷了。
劉伯告訴六叔他有些本事,本就是江湖上行走的人,如果還有江湖人來鬧事,他可以幫上些忙,讓六叔可以繼續開門營業。
六叔看劉伯那身子骨,雖然有些筋骨,卻也風燭殘年的,將信將疑的擺了擺手,說道:
“罷了,咱們小老百姓可不是那些跑江湖的,惹不起,倒是避得了,還是歇業半月,等這揚州城里的江湖人散了再開張,差得這半月的銀子,也不是活不下去。”
劉伯看六叔懷疑自己,也不爭辯,只是這酒館關了張,他也不好打聽來往江湖人的行蹤了,好在他在惜云湖釣魚,依舊可以知道江南的風雨動向,礙不了多大的事兒,于是呵呵笑了笑,回道:“也好。”
劉伯將又從懷里摸出幾兩銀子,交給了六叔,叮囑道:“還是叫小雨去買一缸子酒存著,我這些天要是釣魚乏了,回酒館也有酒喝。”
六叔聞言,收了銀子,答應了下來。
隔日,三月十二,天色陰晴,沒有日頭,也沒有雨。
六叔去鎮上買了幾炷高香,去玉安鎮城隍廟燒了,方才去李嬸田里幫忙。
小雨則是挑著酒桶和劉伯一道去揚州城里,小雨去買酒,劉伯去惜云湖釣魚。
六叔吩咐小雨買了酒回酒館放好,便去李嬸田里和他一起幫忙種田,不可在城里廝混,小雨答應了下來。
之后的幾日,劉伯便依舊釣他的魚,小雨便每日和六叔去田里幫忙。
種田插秧之類的農家活計不在話下。
卻道過了幾日,日子已經到了三月十六,天色放晴,日頭正好。
李嬸家的農活也干完了,大家都閑了下來。
六叔也就不再管小雨的自由,只說后面酒館歇業的日子,只管小雨飯,月結工錢的時候,只將干農活的日子算在工錢日之內,后面休息的時間可不計算在內。
小雨笑嘻嘻的答應了。
閑了最好,有人管飯,自己還可以正大光明的有時間去處理手頭的任務。
喜歡季如歌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季如歌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