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鼎盛的古寺門口。
劉伯下驢,停在了華壇寺山門的一株老松樹下面。
魚竿扛在肩頭,一手牽著驢兒,緩步向著寺里走去。
之所以要下驢來,沒有別的意思,他只是覺著自己這么騎著驢兒進別人的古寺有些不雅。
門口兩個知客僧攔路。
“老施主,牲口只能走別院進后寺,前院燒香的地方,不允許進牽驢進去。”一個知客小僧單手合十,對著劉伯行了一禮。
劉伯駐足,看了看往后山去的那條石板闊道,皺了皺眉頭,“后寺能進到前院去嗎?”
知客僧點了點頭,回道:“老施主請,小僧為你帶路,驢兒可以拴在寺里的馬廄里,有人照看,后寺有一道穿廊可以去前院燒香禮佛。”
那小和尚說完,伸手要來接劉伯的驢繩子,劉伯擺了擺手,“老夫自己牽著就行,你帶路便是。”
小和尚聞言,做了個請的手勢,“老施主,這邊走。”
二人一驢,一前一后。
離坤搖著手里折扇,在后院馬廄旁邊,用另一只手撿著草假裝喂馬。
他早聽探子說過,山下惜云湖有個釣魚老翁,天天風雨無阻牽著一頭頭頂有一撮白毛的毛驢兒來惜云湖,在那釣魚,活動范圍沒有離開過華壇寺周圍。
今天,既然這老翁找上寺里來了,自己得瞅瞅到底長什么樣,他也想知道這老翁和季如歌究竟是什么關系,也想知道老翁是不是就是季如歌的線人。
劉伯將手中驢繩子遞給小和尚,小和尚伸手接過,栓在了馬廄一側,扔了兩把草給在驢槽里面。
“老施主這邊請,這是后院功德箱,一律八文錢。”小和尚帶著劉伯站到了馬廄邊上的一個木箱子邊上。
寺里為客人拴馬喂養,不便直接要錢,便以功德箱為由,收取銀錢。
劉伯會意,蒼老的手伸進懷里,摸了一會兒,摸出幾文錢扔進了那功德箱里。
“走吧,去前院。”劉伯扛著魚竿指了指那穿廊小徑。
小和尚指了指劉伯手里拿著扛在肩上的魚竿,皺眉道:“老施主,你這魚竿.......嗯..我們也可以代為保管。”
劉伯呵呵笑了笑,看上去十分慈祥。
“吃飯的家伙,很少離身,便帶著去前院吧,不會壞了寺里的規矩吧?”
小和尚聞言,面有難色,想了想,寺里也沒有規定不能帶著魚竿去燒香的規定,才緩緩回道:“那到是不會,老施主請。”
二人途徑穿廊徑直奔著前寺而去。
他們走后,離坤也急急忙忙趕向羅漢堂和寺里留守的一些高手回合,準備迎接這老翁的變故,他們不知道這老漁翁今日來訪寺,有何目的?所以得為應付做準備。
劉伯跟在小和尚后面,“請問小師父,今日住持大師可在前院佛堂?”
小和尚回道:“住持師祖在羅漢堂議事,暫時不得見,老施主要燒香禮佛還是祈福許愿,小僧都可為你帶路。”
劉伯聞言,回道:“那便先去禮佛吧。”
小和尚帶著劉伯去了大殿,劉伯站在大殿門口,自己扛著魚竿不便進去,便從懷里摸出了五兩銀子,遞給那個知客和尚,并道:“小師父,這是老夫的香火錢,還請帶為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