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打仗、只統兵的話,那每月就少領五十兩銀子,但沒什么大事的話,四百七十兩也足夠日常開銷的了。
“戍邊補貼”是指官員只要到赴任邊僵職務,就可以享受到的打賞,作為太子對在苦寒之地當官的狗腿子們的親切慰問。
巡撫得到的“戍邊補貼”最高,每月可達百兩之多,未入流最低,每月也有五兩銀子,相當于基本工資的一半。
“臣定不負殿下厚恩,為殿下治好陜茜!”
信封里裝著的只是一張紙,因為是太子的諭令,卻能兌換到成箱的白銀。
太子賦予自己無比巨大的信任,讓左懋第感激肺腑,躊躇滿志。
幺雞對左懋第的期望,幾乎與當年甩鍋爹對袁都督的期望一樣高。
不過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官與官更不相同。
左懋第以前也沒什么劣跡,再說只管陜茜的文官和政務,貌似出不了多大事。
不久之后,孫傳庭會率軍南下圍剿流寇,最早也得年底才會回陜茜。
在那之前,這兩位文臣武將的之間即便有矛盾,也沒有曝發的機會和時間。
“這便好,孫傳庭孫愛卿留下,其余諸位愛卿可以回家休息了!”
再跟你們聊下去,就快到晚飯時間了,本宮就不留你們蹭吃蹭喝了,回家吃什么,自己瞧著辦。
這些都是近臣,大魚大肉也無妨,只是眼下這形勢,想吃的不敢吃,敢吃的沒胃口,還是“帝國名菜”炒黃豆最讓人放心。
下午閱兵時想要詢問的事情,被一群蛀蟲給攪和了,只能現在了解一番:“孫愛卿,所部整備狀況如何?”
老孫頭的秦兵和黃得功的勇衛營是眼下拱衛京城的兩大武裝力量,等到洪承疇帶著大軍回來,才能放秦兵南下去打革左五營。
清軍推出關外之后,秦兵趁著這段時間,倒是在畿輔地區得到了充分修整,孫傳庭如數上報:“啟稟殿下,臣所部業已從安民廠添置火炮三百余門、火銃兩千余支,補充戰馬七百余匹、馱馬近千匹,糧草已夠一月之用,殿下開恩發餉后,部曲士氣旺盛,軍心可用!”
“王恭廠”被威震天大王懟曝炸之后,天啟坦克大爺便下旨,將原廠遷到西直門內路北,又起了個吉祥的名字,就是現在的“安民廠”,干的事情跟原來一樣,生產軍火。
列裝武器與補充糧草本來是勇衛營享受這樣的優先待遇,京營其次,但襄城伯李國楨出事之后,京營被孫應元接手整飭,暫時并不需要補充任何裝備,秦兵就頂替了京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