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方在城墻上部署的火銃被毀掉了數十門,勉強補充上來也都是小口徑的火銃,大的實在是太重,很難被及時運上去。
紅夷大炮雖然笨重,移動起來極其不便,可勝在射程遠,威力大,用來當作攻城炮再合適不過了。
由于城墻是固定的,而外城里的炮位卻可以隨時移動,還有大量珉宅作為掩護,勇衛營從里往外開炮難以擊中對方的炮兵陣地,而神機營卻屢屢得手。
勇衛營就吃了這個大虧,己方的重炮由于城頭被轟塌,仰角變小,導致射程驟降,神機營雖然也有不小的損失,可還能扛得住。
黃得功已經采取了盡可能減少傷亡的辦法,比如在敵人炮擊的時候只留下幾個哨兵,其余士卒都退出城頭,等到步卒發功進攻再出來與其血戰。
這樣也改變不了被動挨打的態勢,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火力差距會愈發明顯,除非從內城各處繼續抽調兵力來援。
從城外進來的千余車營士卒已經都被黃得功貼補到了城頭,雖然如此,他還是感覺城防有些不穩,叛逆隨時可以再次沖殺上來。
“報!總戎,太子殿下遣人送來四門火銃!”
傳令兵抱拳施禮之后,便點指城下的幾輛馬車和一群人。
“……如此甚好!讓其搬上城頭!”
黃得功嘴上還的敷衍一下,心里卻在嘀咕,四門能管什么用,送來四十門都不一定能扛住紅夷大炮的猛轟。
四門就四門吧,好歹也是太子的一番心意,盛情難卻,總比送來兩車麻袋要稍微好一些吧。
“稟總戎,來人說此銃后坐力甚大,要在城根附近挖坑方可!”
“如此這般,豈不是要轟到城墻上?”
黃得功對太子手下的這番安排非常費解,轟擊自家城墻到底是那番道理?
莫非這幫人連火銃都沒擺弄過,就被太子殿下派來襙作火銃?
他要親自下去看看,若真是如此,那就由麾下的士卒全盤接收好了。
“總戎別來無恙啊!”
見到被眾人簇擁的黃得功,盔甲廠官劉峰面帶微笑,先行拱手。
“我當時誰,原來是劉廠官呀!”
這是老熟人,黃得功為了給勇衛營淘到質量最好的武器,倒是沒少去叨擾劉峰。
“眼下賊兵攻城,劉某不才,雖無悍勇,可論起襙銃,還是懂得些許,所以便向太子殿下毛遂自薦了!”
光在旁邊看熱鬧,劉峰自認為臉上無光,這時候不做點什么,難免讓太子會輕視自己。
見到太子制造的火銃威力甚大,貼廠太監張巒已經很自覺地出去搜集工匠了。
劉峰作為廠官別的不行,如何襙作火銃倒是行家里手,絕不遜于那些能夠上陣殺敵的炮手。
“本將聽聞此銃要先行挖坑,不知可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