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鋼鐵廠污染太過嚴重,京城冬天的空氣質量會非常不好,某太子還小,不想玩自己坑死自己的游戲。
解決的辦法就是在馬鞍山建一座鋼鐵廠,剛好毗鄰長江,采礦與取水都很便捷,淮南還有煤礦,可以通過漕運輕而易舉地供給煉鋼所需的燃料。
等將半成品運到京城再進行來料深加工,變成武器級鋼鐵,用于大批量鍛造各種類型的新式武器。
準高科技武器不會讓南方各地的工廠來生產,必須集中到京城,這樣才能在最大限度的降低泄密的可能性。
像飛艇這種逆天級別的武器,最好能夠保密三五年時間,哪怕辮子最后得到了制造工藝,可能減緩清軍裝備的速度。
不然一年之后,在戰場上就能看到無比壯觀的大清空軍了,地面打不過,天上還打不過,那就真特么滴坑爹了……
這幾個家伙這么有錢,是不是再攛掇他們開辦個鋼鐵廠?
從自家礦里挖出來的煤就可以直接拉進自己的廠子里去了!
想法倒是不錯,但已經榨出十四萬兩銀子了,再使勁榨的話,勛貴也要肉疼了,還是留著以后再說吧。
直供武器廠的鋼鐵可以由自己的鋼鐵廠來提供,反正手里也有不少銀子,自己的財力完全能夠建一座準現代化的鋼鐵廠。
就怕到時候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說成是與珉爭利,讓一群文盲牲口跑來鬧事,還得派兵驅趕,煩都要煩死,更別說朝會上了。
還是找幾個代言人比較靠譜,銀子自己拿大頭,有鍋就讓他們背,這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呀。
只要有利可圖,想必希望為太子背鍋的應該是大有人在吧。
如果一年能賺幾千兩銀子,甚至上萬兩銀子,別說背鍋,連命都可以豁出去了……
太子打算建造新城,勛貴們已經都知道了,原來太子是要在新城開辦諸多工廠,煤炭生意自然能夠如魚得水。
這樣挖出來多少都能賣掉,大家心里就更為高興了,誠意伯劉孔昭恭維道:“殿下志向遠大,又得太祖高皇帝陛下之點撥,從仙界游學歸來,定能中興大明,臣等雖才疏學淺,但必惟命是從,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剛開始幾個人只是不屑與“黃豆公”等人為伍而已,并非真心贊同太子所頒布的諸多政令,對于自己的家產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被太子惦記上,被直接查抄了。
但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發現太子處理棘手難題都是游刃有余,且不懼朝臣們的百般阻撓,又大力稽查百官里的蛀蟲,并未敷衍了事,倒是有一代明君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