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賣報!《京師日報》!”
“天下大事!一報盡攬!”
第二天過了辰時二刻(早七點半),內城主要街道上便出現了不少系著圍裙的報童,圍裙前面有個像袋鼠一樣的大兜,里面都是沉甸甸的報紙,腰間的小兜則是專門用來收銅錢的。
報童其實都是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幾乎都是沒爹沒娘的主,平素就靠乞討、偷盜來度日,鞏永固遵照太子的指示,將上百名這樣的小家伙收編過來。
先讓醫師給他們救治瘡口,然后沐浴更衣,再教授他們一些吆喝售賣的技巧,培訓兩天就能上街販售了,說起來也算是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了,比在家里光燒香要強得多。
“甚么物件?”
“京師?”
“日……啥?”
過往的路人都對這些報童嘴里嚷嚷的內容非常好奇,他們手里揚著的好像是幾張紙,說是要賣,可是什么東西還不太清楚。
“這位爺,《京師日報》十文錢一份!您來一份?”
一個報童見到對面的中年人穿著打扮很是講究,一臉油光,好像比較錢,與之前老師所說的目標受眾相差不大,便滿臉陪笑的過去搭茬。
“十文錢?就幾張紙?”
中年人見到報童手里的東西很薄,大概也就不到十頁紙的樣子,上面似乎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子,心里感覺有點不值這個價。
“爺,這您就誤會了,《京師日報》上面印的可是圣旨,就沖圣旨,十文錢都是賤賣了!您不買一份?”
老師說過,咱這報紙的噱頭就是圣旨,只要對方覺得貴,你就提圣旨準沒錯,所以報童別的沒記住,就記住這個了,記住這個就好賣報。
“……這……好吧!切莫誆騙老子,不然有你好看!”
一聽說上面印著圣旨,中年人就不敢用價錢來搪塞了,如果人家是奉旨賣報的話,自己不買就是抗旨不尊了。
眼下廠衛正在四處抓人,隨處可見被押往三法司的嫌犯家眷,自己可千萬不能觸那個霉頭,保不齊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
“不敢!不敢!”
報童謙卑和善地接過銅錢,揣進自己兜里,做成一筆買賣就能賺到一文錢,看似不多,可只要賣出二十份報紙的話,讓自己吃飽是毫無困難的,多賣一些的話,每天都能吃到肉呢。
對所有報童來說,初期賣報的目的就是為了天天吃肉,有了吃做為動力源泉,大家都鼓足了干勁兒,更何況報紙是新新事物,根本就不愁賣,帶上街多少都能賣掉。
“嗯!”
中年人大模大樣的接過報紙就無比認真的翻看起來,果不其然,印入眼簾的便是頭版的圣旨,比姆指還大的兩個加粗黑字讓這位讀者嚇得差點原地跪下,這內容實在是太過驚人了。
圣旨的廬山真面目,絕大部分百姓一輩子都沒見過,基本有身份有身價的士紳們也是如此,頂天見過官府張貼的告示而已。
別說親手觸摸到圣旨,就算是遠遠的瞧上那么一眼,心里都會激動到不要不要的了,以后見到親戚朋友都有的吹了。
眼下的圣旨雖然被印在了報紙上,可那也是正二八經的圣旨,至少內容上絕對不會印錯一個字。
中年人就站在原地,一字一句地認真閱讀起來,對于句子之間的標點符號還很是陌生,不過并不耽誤閱讀,而且好像有了這些東西來斷句,閱讀起來似乎更加方便了。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