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杰心中真正擔心的是回國后面對的局面,以自己在書中的言論足以被千夫所指背上罵名,與前兩個世界面對的情況剛好相反。
對于接下來將要面對的局面李杰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為了更好的打入敵人內部必要的犧牲總是不可避免的,名聲這東西李杰早就已經看淡了,罵名也好美譽也罷只不過是旁人的看法,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足利志齋聞言眼神一亮“肖君又有什么大作不知在下可有榮幸提前一觀”
李杰自無不可的點了點了,領著足利志齋前往二層的船艙,以李杰今天的身份自然是住在上層的頭等艙。
足利志齋花了一個小時看完了李杰寫的書稿,然后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李杰,半晌后放下手中的書稿唏噓不已。
“肖君,沒想到你對于大日本帝國了解的如此之深,不愧是能寫出大國崛起的世界史專家,我在國內生活了數十年居然沒有你看的清楚,慚愧啊。”
筆記本首頁上寫著龍飛鳳舞的三個字“菊與刀”,日本雖然譽為“櫻花之國”,但是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則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體現。
原版菊與刀是通過二戰來分析日本,李杰自然不能原版照搬,主要切入點還是以明治維新為主,當然少不得鼓吹一番,畢竟如今日本在各路戰線高歌猛進,國內輿論環境與戰敗后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本書李杰也沒打算在其他國家發行,準備只在日本國內出版,進一步表達出自己親日的言論。
“哪里有足利君說的那么好,只不過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而已。”
足利志齋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心中暗嘆眼前的這位對于大日本帝國的了解實在太深入了,好在對方是朋友,要是敵人的話就有點讓人毛骨悚然了。
“肖君,晚上有個宴會你感興趣嗎都是一些文人雅士想必十分和你的胃口。”
這次隨船前往申城的日本人大多是文學界的,這次日本政府準備在申城舉辦一次兩國文化交流活動,華方為首的正是汪偽政府,日方的與會人員都在這艘客輪上了,日方想要借此機會向外界展示兩國友好的假象。
翌日,海岸線遙望在即,李杰此刻的內心并不平靜,一想到同胞們正在一線艱苦奮戰,李杰恨不得以身相提,只是老師交待的任務必須要有人來執行。
艾青的詩句說的非常好,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在這個風云激蕩的時代,李杰對于這句詩有了更為深刻的領悟。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華夏大地上無數英雄兒女慷慨赴國難,用生命譜寫著一曲又一曲血淚交融的悲壯史詩。,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