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里風平浪靜,哪有什么賊人登門,郭靖夜夜蹲守又是一番無用功,他這一住就是一個禮拜,他倒沒什么事,就是隔壁沒多遠的鐵匠快饞哭了,殘存的那點酒前幾日就喝干了,一滴都沒了。
郭靖這段時間除了夜晚蹲守賊人,白天也沒閑著,不僅把武穆遺書默寫出來交給了李杰,同時還交了他幾門功夫,一門碧波掌法,一門落英神劍,還有一門就是大名鼎鼎的易經鍛骨篇。
碧波掌乃是桃花島入門功夫,掌勢如波,重重遞進,于精微處可堪桃花島武學的一絲奧妙,落英神劍是從落英神劍掌演化而來,劍來時青光激蕩,劍花點點,便似落英繽紛,四散而下。以李杰的見識和眼光,想要從中逆推出落英神劍掌并不是什么難事。
郭靖傳授的易經鍛骨篇和李杰在大明世界學到的初版有些許不同,不過在效果上倒是和李杰改版后的相差無幾,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門武功由淺入深,一門筑基,一門入門,一門高深,大概率是黃蓉的手筆,原著中郭靖盡管武功位居絕頂,但是在教授弟子方面可算不得高明,倘若不是黃蓉在背后出謀劃策只怕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李杰在學習的時候表現的中規中矩,一周時間學會了三門武功,保持著一個普通天才的程度,然而即便如此,郭靖依舊感到十分震驚,當初他學桃花島武功的時候,武功已經小有所成,他還是用了接近半個月的時間才掌握碧波掌和落英神劍。
轉眼又是一周,賊人始終沒有再次登門,郭靖的心里不禁有些焦急,這次他出島除了尋找岳父黃藥師之外,還另有一件要事,蒙古頻頻南侵,大宋接連吃了幾次敗仗,眼瞧著岌岌可危。
他這次計劃四處走訪一遍,察看邊境地區戰況,未來蒙古大舉進攻已成定局,他需要為此早做準備,丐幫弟子遍布天下消息靈通,北方分舵舵主上月傳來一則重大消息。
窩闊臺正在積極整合各方力量,大肆抽調金人、北地漢民組建扈從軍,南下之意昭然若揭,可笑的是臨安朝廷的不少官員還打算向蒙古求和,意圖通過歲幣來解決這場爭端。
蒙古軍隊的戰斗力有多強,自小在蒙古長大的郭靖那是心知肚明,擁有滿萬不可敵贊譽的女真人,面對強大的蒙古時依舊是一敗涂地,何況兵事歷來孱弱的宋廷
一旦蒙古準備就緒,發起大規模的南侵,大宋拿什么抵擋士氣如虹的蒙古人
自從獲得武穆遺書后,郭靖時時研究兵法,起初他還無法理解書中真意,好在他的岳父對于農田水利、經濟兵略多有研究,桃花島藏書眾多,武經七書皆有收藏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郭靖比對著武經七書精研數載,終于在兵法一道上有所建樹。
這兩年,郭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他是蒙古的首領,那么他會從哪一路南下攻宋。
巴蜀荊襄大理
蒙古人橫掃天下仰仗的就是它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騎兵,巴蜀地形復雜,不利于蒙古騎兵的發揮,大理地處西南邊陲,距離蒙古足有數千里之遙,而且大理周邊的地形同樣復雜,即便攻克大理蒙古軍隊的損失定然不小。
巴蜀和大理都不是最優選擇,如此一看,唯有中路的荊襄才會是蒙古的主力進攻方向。
尤其是京湖地區重鎮襄陽,自古以來襄陽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作為“國之西門”,襄陽是大宋在荊襄防線的一個重要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