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眾人安置好宅院時間已經臨近傍晚,于是李杰便提議郭靖夫婦在此逗留一宿,順便游覽一番臨安城,郭靖眼見天色已晚,考慮到郭芙尚且年幼便答應了下來。
今天剛剛搬進新家,食材倒是不缺,村民們送的東西足夠作出一頓豐盛的晚餐,但是茶米油鹽、鍋碗瓢盆這些必備之物卻又一樣沒有,李杰平時來臨安的機會不多,就算來逗留的時間也很短,一般都是在外面吃。
臨安城內的美食文化非常濃厚,各大酒店的招牌菜風格各異,別有一番風味,味道絲毫不亞于后世的米其林餐廳,對于李杰這種老餮來說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說到美食,就不得不提到豐樂樓。
宋朝分南宋、北宋,豐樂樓同樣也分南北,北宋時期的豐樂樓在馬行街,原名白礬樓,又叫樊樓,三層高,五幢樓,是汴梁城內最負盛名的酒樓。
臨安城的豐樂樓論奢華程度比汴梁城內的更勝一籌,不僅有同樣三層高的會宴樓,周邊更有花木亭榭、甃月池、秋千梭門,是臨安當之無愧的第一酒樓,在樓上就能看到西湖笙歌沸、畫船競相爭的熱鬧場面。
豐樂樓位于豐豫門外,占據西湖之要處,瑰麗宏特,高接云霄,為湖山壯觀,花木亭榭,映帶參錯,氣象尤奇,游船畫舫多停于此處,為西湖游覽最勝之處,奢華無比,論精致絲毫不亞于貴府園囿。
武林舊事中曾這樣描述豐樂樓,水月光中,煙霞影里,涌出樓臺,空外笙簫,云間笑語,人在蓬萊,這里也是李杰最喜歡的一處酒樓,他們的招牌三白三鮮乃是臨安城一絕,論鮮美程度無人能及。
三白三鮮的選料,極為注重食材的新鮮程度,豐樂樓為了保持在運輸途中食材不死,特地派出先天高手負責護送食材,時時輸送先天真氣保持食材的鮮活。
所謂三白是太湖三白,黃白魚、小銀魚、白蝦,三鮮則是長江三鮮,河豚、鰣魚、刀魚。
除此之外,像八寶肥鴨、梅花糟鴨、銀絲卷、歲寒三友、翡翠甜餅、櫻桃火腿、熏甜雞腿、龍景茶葉雞、東坡肉等等,全都是臨安城內久負盛名的招牌。
郭靖夫婦知道李杰的身家,對于他提議去豐樂樓吃飯并沒有意見,穆念慈就更加不會有意見了,畢竟她和郭靖夫婦多年未見,偶爾破費一次也算不得什么。
豐豫門是臨安城的西門之一,而李杰他們住的地方是在新安坊,毗鄰御街,位于臨安城的中心,坐馬車過去差不多需要小半個時辰,前往豐樂樓的路上,一邊行進李杰一邊為郭家三人介紹著臨安城的變化。
臨安城內街道錯縱相連,主要街道全都是用石頭和磚塊鋪成,寬闊到足以四駕馬車并排而行,街道兩側還有排水裝置,便于雨水導入鄰近的運河當中。
在街道布局方面,和唐朝的里坊制不同,南宋時期的坊只是個地名,不具備實際的封閉作用,坊與坊之間除了保留牌坊用于標識之外,圍墻被全面拆除,也沒有宵禁一說,幾乎所有的街道都是相互貫通的,很多酒樓、茶肆、瓦子甚至是通宵營業,有點不夜城的味道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