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府,經歷最初的慌亂,城中的百姓表面上已經恢復了鎮定,雖然晚上依舊維持著宵禁,不過白天復興社并沒有限制人員流動,百姓的生產生活逐漸開始恢復。
城墻上的防御重炮已然安裝完畢,復興軍開始向外圍擴張,不論是在一望無垠的海上,還是在浩浩湯湯的江河上,有著蒸汽輪船以及新式艦載火炮,他們完全不虛。
真正需要用心經營的是陸地上,登州府毗鄰渤海灣,北面的防御幾乎不需要操心,其他三面的防守需要費些心思。
李杰暫時沒有繼續擴張的打算,預計在未來兩年時間內,復興社都會圍繞著登州府周邊地區進行攻略,長時間的占領物資消耗便是一個大問題。
不可能全部依靠外界輸血,必須要自給自足。
這些年復興社除了在工業上投入頗多,農業上的研究同樣沒落下,經過數輪育種,農作物的畝產量大幅提高,水稻的畝產高達四百余斤,小麥畝產稍有遜色,僅有三百斤不到一點。
即便如此,水稻和小麥的畝產也足以傲視當代
想要恢復生產,就必須要保住城外的良田,復興社不得不擴大防御圈,沿途修建塢堡以及小型要塞,對于旁人來說建設要塞費時費力,但是這些對于掌握火藥和水泥的復興社來說,并不是多大的問題。
人不缺,材料不缺,唯獨缺時間。
李杰本來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倘若李氏第一時間派兵鎮壓,那么久直接放棄周邊地區,先把他們打痛了再說,然后在逐步蠶食周邊地區。
誰曾想,遲遲不見李氏的動靜,如此一來,李杰當然不會客氣,直接馬力全開,搶先占據險地,修建要塞,一口氣吞下登州府周邊地域。
一旦要塞修建完畢,即使李氏攜大軍前來,復興軍絲毫不懼,只需要城防炮幾輪齊射,量他們根本不敢踏入大炮射程范圍內半步。
手握利器,李杰自然不會僅僅滿足于防守。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蒙古水軍的建設簡直稀稀爛的金國還要爛,一支全部由蒸汽輪船組成的鐵甲艦隊足以吊打蒙古全境的水師。
李杰要讓蒙古一方片帆不的下河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相比于費時費力損耗巨大的路運,水運的優勢無可比擬,一旦失去了江河的控制權,蒙古一方的后勤壓力勢必劇增。
假如是在低武世界,李杰單憑這一優勢就能夠鎖定戰爭的結果,然而南宋世界可不是低武,大概算得上中武世界,離高武世界尚有一段距離。
復興社發展的時間終究太短,在頂級戰力方面有所欠缺,宗師高手僅有完顏不破以及李杰兩人,先天武者倒是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但是先天到宗師的關隘哪是那么好突破的。
按照李杰的估計,再過上五到十年,己方的高端戰力就能追趕上來,到時候就是圖窮匕見之時。
礙于高端戰力的欠缺,李杰并沒有把事情做得太絕,雖然目前做出一副要壟斷水路的架勢,但是這只是暫時的。
為了防止蒙古人派出宗師高手突襲艦隊,李杰近期都會跟著艦隊一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