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蒼狗,悠悠十載,彈指一揮間,十年光陰已逝。
十年間,蒙古大軍節節敗退,復興軍一步一步光復中原全境,蒙古人只能無奈退回草原,原金國地區盡數歸于復興社旗下。
五年前,輕型火炮攻克了最后一道難關,開始大規模量產。
自從復興社占據膠東半島之后,復興社的重心逐漸由復興島轉向陸地。
復興島礙于面積、資源等種種因素,發展潛力有限,即使李杰沒有選擇轉向陸地,復興社也會將發展重心轉移到臺灣島。
十年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十年歲月足以改變許多事情,深耕多年的復興社十年間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各項科技突飛猛進,各類人才井噴式增長,發展速度快的超乎了李杰的預料。
蒙古人雖然也造出了火炮和火槍,但是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遠遠無法同復興社相比,別說復興社,就連他們向來瞧不起的南宋都不如。
復興社的強勢崛起也引起了南宋的警覺,確實,蒙古人士復興社趕走的,這些年南宋難得的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復興軍并沒有直接攻打宋廷,在李杰的眼里,腐朽的趙宋根本不值一提。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蒙古人,現在蒙古人雖然被打回了草原,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沒有到放松的時候,當一切塵埃落定,南方的宋廷不過是手到擒來的。
在這十年時間里,蒙哥成功的篡權登上汗位,說起來蒙哥的上位復興軍還出了不少力,貴由在面對復興軍的無能表現正是他登基上位的理由之一。
令人好笑的是,蒙哥登基后局面沒有一絲好轉,反而變得更換,不過和貴由一比,蒙哥的手腕要高明許多,即使蒙古人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卻沒有動搖他的汗位,因為凡是和蒙哥意見不合的人都被他或升、或降、或秘密處死。
蒙古人在蒙哥的手上被擰成了一股繩,登基四年,如今的蒙古幾乎是他的一言堂,當然這也和托雷系的實力有關,如果沒有貴由和脫列哥那的內斗,如果沒有復興軍的搗亂,這個世界的蒙哥只怕很難登上汗位。
李杰的亂入導致這個世界的歷史變得面目全非,由于復興軍的武力太過強大,南宋懼怕復興軍打完蒙古人會在掉過頭打他們,南宋君臣又開始了騷操作,這幾年南宋頻頻派出使者聯合蒙古人共同攻打復興軍。
原本勢如水火,人腦子打成狗腦子的兩家又媾和到了一起。
然而,雙方的算盤明顯打錯了,復興軍的科技至少領先他們兩百年,巨大的差距根本不是人數可以抹平的,面對南宋的挑釁,復興軍始終保持著克制,基本上維持著目前的界限,并沒有主動出擊打過長江淮河一線。
為了配合蒙古人的行動,宋廷不得不重新起復老將孟珙,在復興軍尚未對外擴張的那段時間,蒙古人的大半精力都放在了復興軍身上,南宋君臣的壓力一下子小了許多。
孟珙執掌了帝國的大半軍隊,理宗早就對他起了猜忌之心,以前是沒辦法,數遍宋廷拿得出手的將領就那么多,只能無條件的信任孟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