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候素娥家里之后,李杰方才拿出煙桿仔細的瞧了瞧,這分量顯然是純黃銅的,上面的銹跡見證了其歷史的積淀,這是歲月的痕跡。
至于,這個煙桿到底是不是額爾金的,李杰一時間卻是不敢確定,一百多年前的物件,不在原主的涉獵范圍。
原主更擅長于宋明時代的古物鑒賞,1860年,太近了。
雖然李杰無法確定這個煙桿是不是真品,但是有一點他可以肯定,這個煙桿絕對是一個老物件,即便它不是額爾金的那個,這筆交易也不會虧本。
具體是真是假,去問問師父九門提督就知道了。
九門提督是正黃旗的后人,對于清朝的物件那是門清,整個四九城估計也找不到比他更權威的清代文物鑒定專家。
上門之前,李杰先去商店買了兩瓶一塊一的二鍋頭,老爺子生平有三大愛好,一好古玩,二好酒,三好下棋。
原主的古董鑒賞知識一半是九門提督交的,一半是他自己研究的,這次上門是奔著求助去的,于情于理,帶上兩瓶好酒并不為過。
要不是手頭太緊,即便是買上一瓶八塊錢的茅臺也不為過,畢竟知識是無價的。
過去古玩行講究傳幫帶,跟師傅學三年,幫師傅打雜三年,師傅再帶三年,不是看了幾本書就能入門的,知識再多不上手也練不出眼力。
有師傅帶和沒師傅帶,完全是兩種概念,如果沒有九門提督引原主入門,并且把他的藏品供給原主觀賞,原主也沒法那么快的入行。
老爺子家離韓家不遠,也就十來分鐘的路程,李杰拎著買好的酒,沒過一會就到了老爺子家里。
進門后,李杰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原劇中老爺子天賦異稟,那鼻子對于酒香的敏感度超出常人的好幾倍,即使離得三四米,只要打開瓶蓋輕輕一吹,老爺子就能分辨出來瓶子里面裝的是什么酒。
這一幕簡直神乎其神,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現代副本,沒有任何超自然力量,李杰也好奇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懸乎。
因此,走進院門之后,李杰便故意放輕了自己的腳步,貓著腰向里面走去,一邊走一邊偷偷的打量院里的情形。
老爺子正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閉門養神,手上拿著一把蒲扇,緩緩地有節奏的扇著。
好機會
李杰躲在月洞門后面,緩緩地打開酒瓶的瓶蓋,放到嘴邊輕輕地對院里吹了吹。
酒香順著微風飄入院內,老爺子鼻頭微微聳動,閉著眼睛也知道是誰送酒來了,他兒子遠在燈塔國,壓根就不知道孝順為何物。
孫女倒是在國內,不過孫女正是愛玩的年紀,一個月最多回來一兩趟,即使回來,也不會帶酒過來。
除了韓春明那小子,基本不會有別人帶酒來看他。
“孫子來的正好,知道你爺爺沒酒了啊”
老爺子喊孫子也不是在罵人,他的年紀本來就足夠當原主的爺爺,這句話更像是對捉弄他的懲罰。
“老爺子,您猜猜這是什么酒”
“這也用猜一塊一的二鍋頭,好酒”老爺子抬了抬眼皮,語氣中充滿了鄙夷。
李杰伸手豎起了大拇指,他這下是真信了,這老爺子絕對是天賦異稟,酒仙在世,隔得這么遠都能聞出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