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爛嘞收破爛”
“有破爛的賣有洋瓶子爛罐子我買”
破爛候帶著李杰穿梭于大街小巷,喊得雖兇,實際上卻是挑剔的很,一上午只收了一點舊報紙以及兩本線裝書,其他一概不收。
正午,天上沒有一絲云彩,空中沒有一絲風,烈日當空,破爛候和李杰躲在樹蔭下,毫無形象的席地而坐,一邊啃著干糧一邊喝著水壺里的水。
“小子,怎么樣,瞅出什么道道來沒有”破爛候伸腿碰了碰李杰,得意道。
“切,你都做得這么明顯了,還用我說嗎十年前就有高人指點過我,只不過當時我還太小,沒機會摻和進去。”
李杰撇了撇嘴,斜睨了他一眼“倒是你,破爛候,想必那時候你偷偷收了不少好物件吧”
破爛候嘿嘿一笑,爭辯道“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我那是保護,保護你懂嗎”
李杰故作鄙夷的瞧了他一眼,卻也沒有去糾正破爛候說的話。
自61年起,官方發布了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其中規定一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都由國家保護。
規定了文物歸國家所有,在法律上,私人不再擁有收藏文物的權利。
直到82年頒布新的文物保護法,方才歸還了私人收藏的權利,但是購買文物的權利卻依舊有點模糊。
法律上真正認可文物買賣,還得等到千禧年之后,02年官方對文物保護法進行再次修訂,明文規定了公民享有個人收藏文物的自助處理權,包括但不限于通過繼承、贈與、買賣、交換等合法手段進行處置。
李杰笑道“是,是,是,你和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已一樣。”
破爛候把頭一偏,輕哼一聲“懶得搭理你”
李杰哈哈一笑,和破爛候熟悉了之后,他才發現這家伙居然是個老傲嬌,雖然嘴上死不認輸,但是心腸卻是好的。
其實,破爛候也沒說錯,那些東西到了他手上,確實是一種保護。
建國至今,文物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劇變,一次是56年琉璃廠十幾家老字號完成了公私合營,成為外貿部下屬的工藝品公司文物部門。
該部門的主要利潤來源就是出口工藝品和首飾,那時候華夏極度缺乏外匯,工藝品公司和首飾公司每年創匯好幾個億,其中古董就歸屬在工藝品出口的范疇內。
當時文物商店在四九城設立了三個固定收購點,分別是西單、琉璃廠、地安門,除此之外,還有東北、南方、西南三個流動小組,常年在外收集。
同時,出口公司在全國各地都設有收購點,因為當時有這么一句口號宣傳,文物屬于廢品,鼓勵以舊換新,所以,很多人都會把文物古玩送到收購點去販賣,補貼一下家用。
如果沒有這么一句口號,李杰也很難用五毛錢從候素娥手上換到那個銅質煙桿。
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對于古董都沒什么認識,想不到古董文玩會具有收藏價值,像九門提督、破爛候這樣的人物極少。
因此,出口公司收購站的生意非常好,人家收古董文玩不論個也不論斤,而是論車,一天輕輕松松收個兩卡車。
除了公私合營,另一次大規模劇變就是十年特殊時期。
初期,轟轟烈烈的展開了破四舊活動,古董、古跡、字畫、書籍是最明顯的四舊代表,散存在民間各地的字畫、古籍、瓷器不知被毀壞了多少。
不少珍貴的書籍、字畫,統統被付之一炬。
這些東西與其被砸、被撕,不如落到破爛候的手中,他是一個真正懂得文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