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顧名思義是以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理論為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制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
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工業的強大與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工業的發展又離不開機械的發展。
機械制造業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行業,是衡量國家制造業的整體水平,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工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離不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
20世紀7080年代,櫻花國憑什么崛起
憑借的就是強大的制造業,尤其是汽車制造和微電子制造方面,櫻花國的水準絲毫不亞于國際領先水準,也正因為重視制造業,櫻花國的汽車和家用電器才能逐步蠶食市場份額。
櫻花國的微電子芯片甚至一度成為燈塔國高技術產品的關鍵原件,即便到了21世紀,櫻花國在微電子制造方面依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一個國家,如果把經濟的基礎放在金融、房地產、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上,絲毫不重視制造業的發展,那么這個國家的經濟抗干擾能力無疑是非常弱的,金融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極大的影響該國的經濟環境。
倘若波動過大,經濟危機那是不可避免的,主世界97爆發的經濟危機就是明證。
兔子的崛起也離不開制造業,根據調查統計,兔子的制造業占國民生產總值gd的三分之一,占整個工業生產的五分之四。
國家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是由制造業的,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出口總額也是制造業貢獻的。
制造業是發展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在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原動力,如水之源,木之本,想要實現四個現代化,離不開制造業。
即工業、農業、國防、科學計技術現代化,54年第一屆人大首次提出,64年第三屆人大正式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重理輕文的源頭就在這里。
兔子后來之所以被稱之為世界工廠,那是因為華夏制造業的總產值占據全球30的市場份額,在統計總產值的時候,只有華夏和其他國家。
制造業是基石,是脊梁,沒有強大的工業,永遠成不了大國,成不了強國。
兔子剛剛立國的時候,一窮二白,那時候的華夏就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領導人們深知只有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才是立國之基。
為此,太祖在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就帶領代表團訪問毛熊,在當時的國際大環境之下,唯有處于同一陣營的毛熊能夠幫助兔子重建一套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
這次出訪,不僅帶來了價值3億美刀的低息貸款,還帶回來了156個大型工業項目。
當時的3億美刀已經非常非常多了,官方公布的數據,50年國家外匯儲備只有157億,老大哥相當于了國庫儲備量的兩倍,前期的老大哥真的沒得黑,可惜后來某個禿子上臺,一切就變了,當然,這和當時的國際環境有關系,并不是禿子一個人的錯。
因為毛熊援助的156個工業項目,一五計劃也隨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