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得福的離去并沒有影響到安置點的吊莊戶們,在李杰的帶領下,一切工作仍舊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眨眼間,半個月一晃而過,闊別半個月的馬得福再次回到安置點。
這一次,安置點的變化更大了,之前整片空地上只有剛剛開墾的土地,以及一棟圍墻都沒建好的小院,而今小院建好了,荒地上也全都鋪上了黑壚土,其中有幾塊地看樣子已經種上了東西。
“爸爸”
馬得福興沖沖的跑到小院門口,迫不及待地想要將好消息分享給自家老爹。
“咋了”
李杰端著飯碗,施施然的走出了房門。
“那事成了成了”馬得福滿臉笑容的跑到李杰面前,滔滔不絕地說道“塞罕壩的專家團來勒再過幾天他們就要來額們玉泉營開講座了,縣里通知,讓所有的吊莊戶都去聽,聽說這次帶隊的是一對老夫妻,他們是第一批上壩的人,他們來給額們傳授經驗來勒”
“來就來了嘛。”
相比于馬得福的激動,李杰的反應顯得非常平淡,雖然塞罕壩是他提出來的,但對于塞罕壩的人來不來,傳不傳授經驗壓根就不是他關心的重點。
典型歸典型,激勵歸激勵,這些都是精神文明建設,可是想要發展,還是要尊重客觀規律,單靠精神是不行的,必須物質、精神兩手抓。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或許其他地方需要樹一個典型來激勵,但在他的帶領下,涌泉村的吊莊戶們已然不需要這些了,因為他們未來就是典型,有李杰坐鎮,他們也沒必要去向別人學習。
毫不夸張的說,有李杰在,涌泉村一定能脫貧,不僅能脫貧,還能致富。
如果不是考慮到故土難離的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李杰帶著所有村民集體搬家到沿海地區,集眾人之力辦一個集體企業,假如真這么做了,未來也就沒華西村什么事了。
“不是,爸,你咋一點也不激動呢你可知道,塞罕壩的成績有多厲害以前的塞罕壩就和咱們西海固一樣,可是現在的塞罕壩,您不看那照片,估計都不敢相信,那真是山河蒼翠,草長鶯飛啊”
“去,去,去,額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額能不知道”
當我沒看過最美的青春
何況,李杰還親自去塞罕壩旅游過,你一個小屁孩,道聽途說的,能有我實地考察過的知道的清楚
雖然老爹表現出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但馬得福依然沒有放棄安利。
“爸,回頭開會您可一定得去看看,好好聽聽馮老和覃老講講那段歷史。”
聽到馮老和覃老兩個字,李杰眼中閃過一絲訝色。
老夫妻
馮老
覃老
不會是馮程和覃雪梅吧
不會吧
也不怪李杰如此的驚訝,因為這兩位可是電視劇中的人物,真正的歷史上可沒有所謂的馮老,覃老。
難不成這個世界又是一個復合世界
一念及此,李杰不露聲色的問道。
“你說的馮老和覃老,大名叫啥”
“馮老叫馮程,覃老是他的妻子,叫覃雪梅,爸,額跟你說”
還真是他們
印證了猜想后,李杰沒在繼續聽便宜兒子后面的話,關于他們的故事,他肯定比馬得福知道的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