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回頭去找你。”
不多時,李杰離開了麗京花園。
然后。
他找到一個公共電話亭,給他爸的單位打了一個電話。
“什么?”
“人家姑娘懷孕了?”
“你小子干的什么蠢事?”
不出意外,老周劈頭蓋臉給他罵了一頓。
雖然老周也是樂手出身,但在他眼里,搖滾樂可不是什么好東西。
李杰當初買吉他、練吉他都是在外面偷偷練,根本不敢回家。
罵歸罵,掛斷電話后,老周還是跟老婆一起向團里請了個假,而后又買了車票。
三天后,他們殺到了燕京。
然后就是常規流程。
雙方父母見面,毛毛他爸也出席了飯局,不過全程都是冷著臉。
很快。
雙方商量好了婚期。
下個月15號,也就是4月15辦婚禮,年齡不到,不領證,先上車,后補票。
辦了婚禮也算結婚。
這么快是為了掩蓋肚子,再晚些時候,挺著大肚子辦婚禮,未免太難看了。
90年代,說開放也開放,說封建,那也封建。
婚前行行為,很多人能接受,未婚生子,那不行。
傳出去多不好聽。
送完老周兩人去了招待所,老周沒進去,而是拉著李杰在外面散了散步。
“利軍,結了婚你就成家了,古人說成家立業,成家立業,家成了,業也該立了。”
“你婚后回老家吧,進團。”
“我有計劃。”
“你能有什么計劃?”
提起這事,老周又來氣了。
“你有計劃,會是現在這樣嗎?幸好人家毛毛爸媽開明,不然,你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別的我就不說了,你現在有固定收入嗎?”
“孩子出生之后,如果要吃奶粉,你有錢買嗎?你們有地方住嗎?”
“如果房東要收房子,要是大冬天,你們還要帶著孩子搬家,是個事嗎?”
“……”
李杰沒說話,老周是那種暴脾氣,而且又有刻板印象,這時候說什么話都是火上澆油。
與其說,不如做。
確實。
他得找個正經收入。
眼下燕京也確實有機會。
國內搖滾樂的發展最早能追溯到70年代,不過,那時候大多數還處于聽的階段。
并且,普通人沒法聽到西方搖滾樂。
那是‘禁忌’。
只有一些大院子弟能從特殊渠道搞到磁帶。
批判性的聽!
直到80年代,國內出現一批樂隊,這批樂隊基本也是大院子弟組成。
86年,崔建在工體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唱了一首《一無所有》。
自此。
華夏搖滾樂正式從幕后走向臺前。
當時,崔建能上臺演唱多虧了一個老藝術家王琨,這位資歷很老,早在40年代,她就演過《白毛女》。
她演得喜兒一角,得到了很多大領導的喜歡。
除了崔建,程琳、李玲玉、成方圓等等女聲都是她推火的。
也就是那一次登臺,搖滾樂開啟了新篇章。
80年代末,崔建退出第一張個人專輯《新g征路上的搖滾》,這也是國內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搖滾樂專輯。
同年。
崔建開啟全國第一次巡演。
每到一地都會引發巨大的轟動,原來的李杰也是從這時候正式搞起了樂隊。
長安的搖滾樂氛圍其實很濃厚。
這不。
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長安籍的歌手在燕京混,那個人叫鄭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