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也很正常。
90年代初,唱片店還沒有大規模的信息化,專輯銷量統計并不是賣多少算多少。
都是根據經銷商提供的數據進行統籌。
而金曲龍虎榜的上榜規則,也不是完全看銷量,它是根據銷量+明信片票選決定榜單排名。
前者是實打實的數據,沒有什么操作空間。
后者的話,水分比較足。
很靈活。
‘公關’一下,入榜、前十,甚至是冠軍,也不是不可以,一切都要看唱片公司的誠意。
這一次,滾石的誠意很足。
上榜,前十,那都是應有之理,至于能不能奪冠,李杰估計很難。
前面的那些歌太猛了。
第一名:《心事》(愛如潮水)——張信喆
第二名:《寶貝對不起》——草蜢
第三名:《只要你和我》——金成吾
第四名:《明月心》(瀟灑走一回)——葉倩雯
第五名:《心》——周樺建
第六名:《不必在乎我是誰》(當愛已成往事)——林憶蓮
第七名:《吻別》——張學有
第八名:《一天一點愛戀》——梁朝韋
有前面這八張專輯,《丑奴兒》幾乎不可能奪冠,雖然這張專輯的整體質量更高,圈內的音樂人、樂評人、歌手都是好評如潮。
但。
專輯銷量從來不是看什么質量,什么藝術性,越‘口水’的歌,越容易流行。
排名靠前的幾首歌,都是當下ktv的必點歌曲。
都很好跟唱。
不像李杰發的這張專輯,演唱難度很高。
不要小瞧ktv渠道的威力,卡拉ok是當下最熱門的娛樂場所,很多熱門歌曲的tv資金,都是源自于ktv公司贊助。
一毛錢不用。
一首歌的ktv版權也可以單獨‘拍賣’,連鎖ktv公司搶熱門歌曲的ktv版權,就像后世電視臺爭搶某某劇的首播權、獨播權一樣。
人無我有,那就是優勢!
喜歡張學有是吧
其他ktv沒有版權,想唱只有來我司旗下的ktv。
“杰哥,機票買好了嗎”
半晌,李杰放下手中的數據表。
“買好了,后天下午的飛機。”
“行,今天沒有活動,正好出門買點禮物。”
難得出來一趟,當然要買點禮物回去,老爸老媽、毛毛、老丈人、丈母娘、小舅子,都得買一份。
不求多貴,心意總要到位。
此外,一些嬰幼兒用品也可以買起來了。
眼下國內的嬰幼兒市場才剛剛起步,很多東西都買不到。
“好,我也買點。”
接著,兩人一起出了酒店,等他們再回來時,兩個人手里都拎滿了各種包裝袋。
李戒也買了一大堆東西,而這只是他們帶回來的,還有一些是寄回去的東西。
比如尿不濕。
那玩意體積太大,不好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