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張裴仁有點頭疼。
公司辦這個企劃案,其實有借‘卡子’人氣的緣由,《丑奴兒》這張專輯在香江一共賣了3萬張。
那部分版稅雖然還沒結算,但比例跟寶島如出一轍,3萬張里有一萬張cd。
能8-90港幣買一個新人專輯的歌迷,已經算得上半個資深粉絲。
如果‘卡子’在香江辦演唱會,不說這一萬個人都會買票,有個20%,那也是2000人。
有了這個數字,再加上一些宣傳,至少能把上座率搞到50%,剩下的那些票,大不了贈票。
白送也要把場子填滿。
緊接著,張裴仁又是好說歹說,但李杰不為所動。
他不愿意參加紅磡演唱會,什么拼盤演唱會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不喜歡張裴仁隱瞞的炒作。
94紅磡演唱會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內地搖滾樂的巔峰,事后都是什么‘搖滾靈魂,震爆香江’、‘華夏搖滾,席卷香江’等等報道。
但實際上卻不是那么回事。
根據親歷者的回憶,這場演唱會其實沒那么‘火爆’,沒那么盛況空前。
那句‘四大天王里就張學有算個唱歌的,其他幾個人都是小丑’,也是精心安排的炒作。
如果沒有這句炒作,香江的大部分歌迷估計都不知道何永、張憷、竇威要來開演唱會。
彼時,四大天王如日中天。
因為這句話,很多憤怒的歌迷去了現場,但即便如此,94紅磡演唱會的門票大部分還是贈票。
事后。
也沒有那么的‘轟動’。
那些報道大多都是出自于魔巖唱片的營銷。
這起演唱會也是竇威日后跟魔巖唱片分道揚鑣的導火索,后來,有人要辦【紅磡十周年紀念演出】,竇威直言,紅磡無需紀念。
確實沒什么好紀念的。
畢竟,這本質上是一次營銷企業,中間還夾雜著很多營銷、炒作。
張裴仁事后回憶的‘全程陷入不可思議’、‘上萬人高舉雙手舞動、嘶吼’、‘幾乎沒有一場演唱會像這樣瘋狂’,也都是夸大其詞。
真正的現場沒那么火熱。
中間一度還冷場了。
當時收到掌聲最多的不是竇威,也不是何永,而是張憷,掌聲多是因為他之前忘了調音。
鼓勵居多。
但,在后世的媒體、歌迷群體中,這場演唱會被‘神化’了。
那些遠古的‘營銷通稿’被當成了佐證,四大天王同時出現,也進一步印證了94紅磡演唱會的影響力。
“老張,你這是”
片刻后,賈敏樹來到公司,看到張裴仁唉聲嘆氣的樣子不由意外。
“唉。”
張裴仁嘆了口氣。
“卡子不愿意參加紅磡演唱會。”
“你看,我說的沒錯吧。”
賈敏樹樂了。
“你當初跟我提時,我就跟你說了,卡子多半不會去。”
“唉,有他,沒他,那是兩樣啊。”
張裴仁猛嘬了一口煙。
“老賈,你跟他關系好,多勸勸他。”
“你可拉倒吧。”
賈敏樹呵呵一笑。
“你別把炒作、營銷那一套套在他身上,卡子這個人呢,不喜歡那些東西。”
“再有,總部對他還有別的安排呢。”
“什么安排”
“編曲啊。”
賈敏樹意外道:“老段沒跟你說總部想把他吸納到制作人團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