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毫無疑問,熬了很多年的任閑齊確實火了。
在《心太軟》之前,任閑齊只是一個邊緣人物,一度想要放棄音樂轉行。
而《心太軟》之后。
變了。
《心太軟》橫掃寶島各大音樂排行榜,什么《天空》(王霏)、《戀曲2000》、《偷心》、《愛的故事上集》、《味道》、《我等到兒也謝了》……
不論是寶島的天王,還是香江的天王、天后,通通被一首《心太軟》壓得抬不起頭。
金曲龍虎榜、中廣音樂排行榜、《中時晚報》、《聯合報》等等,但凡是有的榜單,都被拉爆。
94、95年之交,寶島的大街小巷都回蕩著一首歌。
“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
獨自一個人流淚到天亮,
你無怨無悔的愛著那個人……”
不僅僅是寶島,《心太軟》在香江的派歌成績,也是橫掃各大電臺榜單。
商業電臺【903專業推介】、tvb【勁歌金曲】、香江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
三大電臺榜單,先后被捅穿。
要知道香江是粵語歌的天下,極少有國語歌能登頂電臺榜單,《心太軟》不僅登榜,還完成屠榜成就。
闊怕。
狂暴。
那些唱片公司很快就注意到《心太軟》的制作人。
作詞:周利軍
作曲:周利軍
編曲:周利軍
跟之前那首《遺憾的心》如出一轍,去年年中,辛小琪攜《遺憾的心》跨海而來,聲震港島。
如果只有一首爆款,可能是靈感爆棚,是運氣好,但一年不到,連續制造兩首爆款歌曲。
關鍵還是為不同的歌手量身打造。
男女皆有。
更闊怕的是,周利軍本人是一個搖滾歌手,第一張專輯《丑奴兒》震動華語圈。
不。
乃至亞洲都被他震三震。
港臺地區的幕后制作人員、唱片公司監制,如果沒有聽過這張專輯,絕對是不合格的制作人。
連日、韓那邊的制作人、唱片公司都在打聽這個人。
眾所周知,港臺是向日韓看齊的,日韓兩地的音樂人、制作人很少會聽華語歌曲。
因為沒什么好學的東西。
《丑奴兒》的出現打破了‘偏見’,不少日韓制作人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聽的。
哪怕不懂中文,那也沒關系。
業內人士聽歌、聽專輯的思路跟歌迷不一樣,他們更加善于捕捉歌曲背后的細節。
樂器的編配、咬字、元素融合、旋律、思路等等,這些是通用元素,不懂華語也能聽。
好的音樂是共通的。
很多人甚至專輯分離音軌,提取純器樂部份。
學。
學無止境。
有人學,有人已經開始托關系。
一個能夠打造不同曲風、不同歌手,且詞曲包辦的人,通常叫什么
曲爹!
在歌迷面前,歌手是最有知名度,最紅的,但在行業內部,王牌制作人、作曲人的牌面、地位、話語權,遠遠高于歌手。
會寫又會唱的歌手,那又是另外一副光景。
創作型歌手,放眼東西方,都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更之上,那就是公司。
什么歌手自己發專輯,幫幫忙,那不是開玩笑嘛,哪來的渠道
現在又不是網絡時代。
眼下是傳統的唱片時代,獨立歌手只能在音樂節,以及一些小眾電臺混一混。
而在起步更晚的華語樂壇,獨立歌手幾乎沒有生存土壤。
音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