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老師過獎了。”
李杰哈哈一笑。
“沒有過獎,是真的好。”
寒暄幾句,卞祖單倏地提到。
“小周,你之前是有學過作曲嗎?”
“嗯,自學過一點點。”
李杰臉不紅,心不跳的承認了,卞祖單口中的作曲,是指那種正規的學院派教育。
古典音樂方向的作曲和流行樂雖然有相同的地方,但前者明顯要求更高一點。
會古典樂的,可以去流行樂,只會流行樂的,那是無法跨界去搞古典樂。
對于卞祖單的疑惑,李杰早就預料到了。
原因很簡單。
他提供的曲譜,很‘專業’。
總譜、分譜都有。
所謂總譜,顧名思義,包含每種樂器的譜子,包括樂器與樂器之間的編排、銜接、演進都在里面。
如果不是特別精通的人,不說譜曲,就是看都看不明白。
“那,可惜了。”
卞祖單不遮不蓋道:“如果你上過專業的學校,現在應該是在團里。”
說著。
他又笑了。
“抱歉,有感而發。”
“您客氣了。”
李杰微微一笑,什么團不團的,他不是很在意,雖然搖滾歌手的名聲有點‘臭大街’。
但那跟他有什么關系?
他都從良了!
改邪歸正了!
接著,兩人交流了一下未來的計劃。
李杰的第三張專輯一共有12分鐘,每首歌五到六分鐘不等,一共66分鐘,跟一場音樂會的時長差不多。
在流行樂分類,這是12首歌,在團里,那是一支曲子。
一般而言,一支專業的樂團排練一首新曲子需要40-80個小時左右,一天訓練兩個小時,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
而這,只是熟練。
錄音棚錄制的要求遠比現場演奏要高得多。
所以。
當卞祖單提出需要兩個月,100個小時的訓練,李杰直接答應了。
100個小時只是訓練、排練。
真正到了錄制,可能還需要幾十個,甚至一百個小時。
李杰掐指一算,等錄完聲部,可能要到年底了,好在排練期間不需要他跟著。
“卞老師,您說的,我都沒問題。”
商討好錄制的計劃,李杰從臺子
“這是合同,您看一下。”
“好。”
卞祖單微微點頭,接過合同快速看了一遍。
要簽合同,他早就知道。
畢竟,人家是正規公司,不是私人報銷,一應支出都要走公賬。
不簽合同,怎么給錢?
看到金額那一欄時,卞祖單眉頭一挑。
120萬?
比當初報的100萬,多了二十萬啊。
不過,他只是小小的驚訝。
他不是那種不知變通的人,既然人家都主動提價了,他干嘛還要講價?
120萬。
不少了。
他們團里一百號人,一個人能領到1萬2,每人按照150小時計算,時薪有80塊。
比出去接指導的價格低一點,但人家是長期,不能按照短工計算。
而且。
要的人也多。
各個聲部加起來,整整一百人。
這是一個大活,薄利多銷也是應該的。
簽好合同,李杰準備請對方吃頓飯,但卞祖單婉拒了邀約。
他要回家里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