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道。
她知道,一樓那家很火的奶茶店,在整個商圈都小有名氣,很多人來燕莎都會點上一杯。
跟著服務員,李杰來到一個小包廂。
推開房門,看到屋內的兩個人,李杰稍感意外。
老段也來了?
“卡子,你來的正巧,我們剛剛還說到你。”
眼看他來了,老張和老段都露出笑臉。
能不笑嗎?
這是一個財神爺啊,正兒八經的曲爹,任閑齊、辛小琪、周樺建、林藝蓮的新專輯,發一張火一張。
零失手!
他給毛阿閔寫的那首《人世間》也很火,不止在內地,在寶島地區也火了一陣子。
不過。
寶島那邊的環境跟內地不太一樣,類似的歌,受眾有限。
年輕人更喜歡更流行的歌。
《人世間》有點太正。
不符合年輕人的口味,而電臺點播、專輯購買的主力軍又是年輕人,所以,《人世間》沒有成功走紅,實屬正常。
“說什么?”
“你那張《無問》在英國賣的很好,上周還闖入英國專輯榜前30,單周賣了1萬多張。”
“一萬多張?”
李杰意外道:“怎么突然漲了那么多?”
《無問》在英格蘭上市近一年,一共才賣了5萬張不到,這一周賣了1萬多張,占了全年的四分之一。
“好像是哪個海盜電臺的主播推薦了你的專輯。”
滾石在英格蘭那邊沒有渠道,走的是代理的路子,具體是什么情況,他們也不知道。
寶麗金只是順口提了一嘴是某個dj推薦的緣故。
海盜電臺是英格蘭的特色之一,20世紀60年代,英倫搖滾正在發酵,但那時候,在主流眼中,熱烈、叛逆的搖滾樂是異類。
占據英國絕大部分份額的bbc,最初根本就不放搖滾樂,禁制播放,跟國內是如出一轍。
后來,因為搖滾樂越來越‘流行’,bbc做出了妥協,但每周只給搖滾樂留下2個小時。
是每周!
不是每天!
然后。
一大批人非法的‘海盜電臺’飄在公海上,7x24小時的播放搖滾樂。
眾所周知,英格蘭是一個島國,四面都環海,如果在公海架設一個大功率電臺,英格蘭根本就沒有管轄權。
不適應廣播方案。
60-70年代是電臺的黃金期,那時候電臺廣告是可以賣錢,賣大錢的。
最早的海盜電臺迅速吸引了2000多萬的聽眾。
2000多萬在國內是很少的人,有些人口大省人口都破億了,而在英格蘭,這卻是接近一半的人口。
這么多聽眾,最早那家電臺賺的盆滿缽滿,然后又有大量的非法電臺架設。
眼看海盜電臺越來越火,‘高傲’的bbc也不得不低下頭顱。
商業社會,錢才是大爺!
那么多人都收聽搖滾樂,再不播,他們覺得自己是在犯罪!
于是,bbc解禁了搖滾樂,但事情并沒有跟bbc預想的那樣發展,哪怕他們擁抱搖滾樂,那些海盜電臺依舊活躍在公海上。
因為bbc的電臺dj們太老了。
審美跟不上新時代的年輕人,他們的咨詢永遠落后好幾手,他們還要考慮各種因素。
反觀那些海島電臺,他們不需要。
一個人,一根天線,一艘船就能開播,不論是兩三分鐘的流行搖滾,還是五六分鐘,甚至更長的搖滾樂,只要喜歡,他們就播。
像《無問》這種從頭到尾幾十分鐘的專輯,沒有任何一家商業電臺會播。
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