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小爆一下
嘩啦啦!
夏天的暴雨,來的快,去的也快,四合院的屋檐下水簾如柱,看著水流,張裴仁喝了一口茶。
他又來燕京了。
不過,他不是常駐,只是為了給李杰送點東西。
送幾份雜志。
一份是滾石日本版雜志,七月那一期的滾石日版封面引用的是李杰的專輯封面。
左半邊是《無問》,右半邊是《新世紀》。
封面標題是‘新世代超級搖滾鬼才,降臨!’
第二份是英國《q》雜志,這也是一家老牌音樂雜志,在某些地方不輸于《滾石》。
都是那種發行體量,權威度處于第一梯隊的雜志。
《q》雜志引用的照片封面是《無問》。
【來自東方的神秘搖滾樂】
第三份同樣是一家英國雜志——《thewire》!
《thewire》的名氣雖然不如滾石和q,但它更偏向先鋒實驗音樂,它也是吹得最猛,最狠的一家雜志。
各種溢美之詞好像不要錢似的,所有能想象到的贊美,都在里面。
什么先鋒性、試驗性、突破性、探索性、連貫性、概念、融合等等,這一期的《thewire》差點成了《無問》的專欄。
同時。
雜志編輯也隆重推介了李杰的第三張專輯《新世紀》。
相比于無問的東西融合,交響搖滾在歐洲的受眾明顯要更高一些,很多人或許壓根沒聽過洞簫、琵琶、古琴。
但大多數歐洲人,應該都聽過鋼琴、管樂、弦樂。
畢竟。
歐洲誕生過很多古典樂大師。
而這也是《新世紀》在歐洲的銷量忽然爆發的原因,發行三個月,全歐洲銷量已經突破50萬。
50萬,看著不多,跟那些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的歐美天王、天后比,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但。
放眼華語樂壇,這個數字已經足夠驚艷。
更難得的是陸續登上多家權威的音樂雜志,這些雜志的專輯雖然是滾石寄過去的。
不過,滾石沒有花錢。
全靠作品硬拉。
再加上90年代,不論是內地,還是港臺,乃至日韓地區,都有著崇洋媚外的風氣。
能得到西方認可,那就是好。
像電影圈,誰有三大,誰的腰桿子就硬,國內電影近幾年在三大風生水起。
牛氣的不行。
而在音樂領域,說一句比較客觀現實的話,甭管在華語地區有多火,出了華語區,知道那些歌手的人,還真沒幾個。
即使開了全球巡回演唱會的歌手,也沒什么聲音。
那些開全球巡演的,基本都是為了給自己抬身價用的,9成9的都是虧本買賣。
票要么打折,要么送人,場子基本也是幾千人的小場。
這些虧的錢權當是營銷開支。
“卡子,雷丁音樂節邀請你明天過去演出,你怎么回?”
除了帶來幾份雜志,張裴仁還帶來了一份邀約,是英國知名音樂節的邀約。
“雷丁是明年八月份吧?不是還早?”
作為全球都知名度比較高的音樂節,李杰當然知道雷丁,它是每年八月份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