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吧。”
日元屬實不太保值,還是美元更加堅挺。
“好,那我跟公司說一聲,什么時候出發,我來安排那邊的行程。”
“六月吧。”
李杰準備等小石頭放了假再去。
是的。
小石頭現在已經是一名光榮的中班學生,下半年就要上大班了。
孩子上學,最高興、最省心的就是家長。
90年代可沒有什么雞娃的風氣。
如果要硬說的話,國內已經出現了初代雞娃的家長。
今年4月份,《益州商報》的一篇文章《我要到哈佛讀經濟》成功讓一名少女火遍全國。
這名叫劉怡婷的少女被稱之為‘哈佛女孩’,新聞爆火后,她的母親和繼父寫一本書《哈佛女孩劉怡婷》。
這本書,堪稱是初代雞娃寶典。
什么0-3歲進行智力開發和情感教育,還有什么用‘捏冰塊’進行意志力訓練。
一個小孩子,捏冰塊八分鐘,直到手掌完全麻木,凍成紫紅色。
堪比小日子大冬天把孩子丟到雪地里,毛子的冬天冰水洗禮。
還有什么精確到毫升的飲食計劃。
前不久,毛毛還專門買了一本《哈佛女孩》,她說是要借鑒借鑒別人是怎么培養孩子的。
她覺得他們對小石頭太‘縱容’了。
平時從來沒有課外作業,老師布置完的作業寫完就能隨便玩。
“好,那就六月。”
賈敏樹很能找準自己的定位,他就是一個后勤人員,把李杰在日本的吃住行安排好,剩下的事,那都是李杰的事。
是夜,李杰回家之后跟毛毛說了一下日本之行的計劃。
“我可能去不了。”
聽到這話,李杰愣了一下。
“是我又有了。”
毛毛摸著肚子道。
“啊?”
這一次,李杰更加意外,他們一直很小心的,難道是那一次?
那天家里的套用完了。
“老公,你說這個孩子怎么辦?”
“什么怎么辦?”
李杰不露聲色的握住毛毛的手腕,一邊診脈,一邊道。
“我們已經有小石頭了,按規定,不能再生了。”
毛毛一臉的糾結。
她也沒想到來的這么突然。
“生就是,罰款又不是交不起。”
摸了一會,李杰也確認了懷孕的事,是真懷了。
“再不行,你就去入香江籍,那邊沒有限制。”
孩子的意外到來打亂了李杰的計劃,他原定是六月去小日子,待到下半年再回來。
現在的話,七月去,八月底,最遲九月份回來。
快速解決戰斗!
“去那邊太麻煩了。”
香江的戶籍審核非常繁瑣,有硬性的在崗時間要求。
“還是罰款吧。”
她那個奶茶店生意不錯,五家奶茶店多的不敢說,一年掙個幾十萬還是輕輕松松。
即使李杰現在不掙錢,他們家也不缺錢花。
“也行。”
翌日。
老周夫婦也知道了喜訊,這是真的喜訊,他們那一輩人都是大家族,一家有三五個孩子都很正常。
到了他們下一輩,很多就一個孩子,兩個孩子,超過兩個的,都不多見。
再下下一輩,也就是孫子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