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這根本不是什么黃金大世,華語樂壇現在已經處于落日的余暉之中。
韓流已經襲來。
事實上,韓流的推廣和官方也有關系,而今,中韓兩國正處于蜜月期,官方、民間的交流活動層出不窮。
這跟當年香江樂壇大舉進軍內地樂壇一樣。
背后都有助推。
經濟先行。
“卡子,沈黎揮那邊說想多簽點人。”
“嗯,回頭我來跟他說。”
這件事沈黎揮提過好幾次了,當初給的那批資金,目前已經快燒干了。
出專輯就是這么費錢。
一家公司養了好幾個藝人,關鍵還都不怎么賺錢,所以,虧損時必然的。
好在李杰不缺錢。
……
一周后。
看到那張支票,沈黎揮嘴巴微微張開。
那么多零?
好多零!
不多不少,正好一千萬,這些錢足夠摩登天空發行十張,不,二十張專輯。
“別這么看著,這筆錢不止是給你簽人的。”
李杰笑著道:“除了發專輯,還有辦音樂節,你不是一直想辦一場音樂節嗎?”
“500萬辦音樂節,500萬用于公司開支。”
“好。”
得知李杰愿意掏出500萬辦音樂節,沈黎揮更激動了,其實,這個音樂節早就該辦了。
但申請一直沒有批下來。
因為這玩意太難申請,申請幾次都沒有通過,然后,拖著,拖著,一直到現在都沒辦成。
而且,人也不好找。
那群早期的搖滾歌手,李杰和沈黎揮都不想找,新人吧,暫時又頂不上來。
是以。
這場本該辦的音樂節就這么停了下來。
旋即。
沈黎揮又收到一個令他振奮的消息,李杰愿意擔任第一屆摩登音樂節的開場嘉賓。
有了這個招牌,到時候賣票就容易多了。
別小看賣票。
如果沒有團體票加持,很多演唱會的門票都賣不出,管你是四大天王,還是內地流行樂壇天王天后。
都一個樣。
畢竟,2000年國內的人均收入太低,消費能力完全跟不上,一張動輒幾百的門票。
誰買得起?
反正,打工人是買不起。
只有那些財大氣粗的單位才能幾百張、幾百張的買。
前幾年,郭富成就有過一次尷尬的遭遇,他的演唱會門票因為賣不出去,最后不得不被迫取消。
所以。
這個名頭很重要。
要有壓軸的人,才好賣票!
如今,圈內除了崔建之外,也就李杰有那么號召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