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勸了,勸不住啊,這小暴脾氣,根本攔不住。
也罷。
真風沙,那就封吧。
事情都發生了,還能怎么辦?
今天這口氣要是不出氣,田振估摸能氣炸了,與其氣壞了身體,不如任性任性。
大不了他多操操心,費費勁,多接幾張專輯制作,以他的收入,養家也夠了。
“牛逼!”
另一邊,李戒哈哈一笑。
“真夠勁,瀟灑啊。”
聞言,李杰笑而不語。
瀟灑嗎?
確實很瀟灑。
不過。
代價也很慘痛,別看娜英什么沒腦子,人家情商高著呢,她的直率、暴脾氣是分場合的。
人緣好的很。
娜英的姐姐人緣更好。
與之相反,田振更加的暴脾氣,不分場合的那種,有人說她真,也有人說她蠢。
那張嘴得罪過不少人。
后來,生了一場病,她慢慢就退出了娛樂圈,跟著張偉寧一起過著閑云野鶴般的日子。
經過田振這么一鬧,后面的頒獎典禮已然是索然無味。
頒獎典禮一結束,李杰沒參加后續的什么晚宴直接回了酒店。
他今天也領了幾個小獎,十大金曲、最佳作詞、最佳編曲、最佳作曲,一共四個獎。
聊勝于無吧。
果不其然。
兩天后,媒體上全然不見什么搖滾樂的新聞,全是田振怒‘摔’話筒的報道。
實際上她摔了嗎?
沒有摔。
她只是把話筒放到了發言臺上,眾所周知,話筒在開麥的情況下,稍微有點動靜,都會被放大。
再者說,放、摔兩個字,差的很多。
后者放在標題里更加勁爆。
怒摔比怒放更好!
時間進入千禧年,內地的部分媒體也學了一些港臺媒體的套路,各種標題黨橫行。
直到東方風云榜舉辦,怒‘摔’話筒事件依舊是甚囂塵上。
李杰包攬最受歡迎男歌手、最佳歌手、最佳作詞、最佳作曲、十大金曲的新聞,也沒能搶過熱度。
過去這一個多月,中歌榜、央廣、燕京音樂臺也被罵慘了。
黑幕兩個字就像是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中歌榜身上,各路媒體、樂評人、文化名人,寫了一篇又一篇的稿子。
南方系大部分都站在田振這一邊。
不批評幾句,渾身都不舒服!
必須要批評!
另外一位歌手娜英,也被拉了出來,田那之爭,一直是樂迷們津津樂道的事。
兩人太相似了。
有些人甚至經常把兩個人搞混了。
有一說一,娜英在這次事件上也挺冤枉的,那個獎是主辦方通知她領的。
頒獎前一天,主辦方聯系田振,通知她拿了最受歡迎女歌手,因為行程原因,她先說不去。
后來仔細一想,不去好像有點不給面子,然后她改了行程說去。
但。
主辦方一聽她不去,獎直接不給她了,人通知娜英,說你拿獎了。
最后鬧成了那個樣子。
反正很難看。
公正的注意力都被這起事件轉移,在多數人沒有關注到的角落,搖滾樂的春天,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