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那個男人,來了
草莓音樂節。
“風啊吹散了形狀,
愛在迷霧中生長……”
聽著臺上的歌聲,張埡東不住地點頭,這個形象,這個歌聲讓他想起了一個人。
曾經紅星生產社的同事希莉娜依。
那是一個維族姑娘。
不過。
曾凡是ps++版本,音色太出挑了,希莉娜依的嗓音條件遠遠無法跟曾凡比。
形象的話,兩人是不相伯仲。
畢竟,漂亮的姑娘是各有千秋,希莉娜依多了一些異域風情,臺上的姑娘有著一種南方姑娘的柔美。
有點像坂井泉水。
不是長得像,而是各方面的條件都相似。
難怪摩登天空下手那么早。
換做他是沈黎揮,他也把這姑娘簽下來,太出挑了,就憑這賣相,往那一站,臺下就是呼聲四起。
看看臺下歌迷的反應。
唱搖滾的姑娘都是哪一種?
羅琦、肖楠都是哪種?
那種典型的北方女孩長相,曾凡這姑娘明明是北方人,卻長得像一個南方姑娘。
聲音和長相又有反差。
成了!
后臺。
沈黎揮看見臺下的反應,忍不住拍了個巴掌。
今天現場雖然只有兩萬來人,但以小見大,只要推出曾凡,效果絕對不會差。
全女子樂隊,國內不是沒有,比如第一支全女子樂隊眼鏡蛇樂隊。
她們90年代就成立了。
雖然轟動了一陣,但距離成功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
他擔心啊。
包裝一支樂隊的成本可比簽約個人多多了。
一周后。
不出意外,草莓音樂節又一次登上了《當代歌壇》、《音像世界》的最新刊。
金陵當地的報紙報道的更早。
音樂節舉辦時,金陵晚報就對這場特殊的音樂節進行了報道,不少金陵當地的人都跑來湊熱鬧。
最后一天,現場的人數一度突破三萬。
至于具體是幾萬?
那數不清。
問就是人山人海兩兄弟。
……
燕京。
“凡凡,你看,你看,當代歌壇最新一期的封面是你誒。”
這天上午,隊友拿著最新的雜志來到排練室。
“我嗎?”
曾凡一臉驚訝。
竟然不是老師?
“對啊,你看。”
隊友把雜志遞到她的面前,曾凡低頭一看,封面確實是她在臺上的照片。
《草莓音樂節:新千年的搖滾文藝復興》
翻看雜志,第一頁就是封面報道。
【2002年的金陵草莓音樂節(原摩登天空音樂節)或許將會成為華語搖滾史的分水嶺。
在投資人周利軍的幕后推動下,這場由沈黎揮操盤的音樂節首次啟用‘草莓’之名。
周利軍解釋到,草莓是春天的水果,象征著春天、浪漫與愛,飽含著搖滾樂的期待。
……
相較于2000年北戴河首屆的倉促,這一屆音樂節更顯多元化,《藍蓮花》現場引發數萬人大合唱,孔雀樂隊以迷笛優等生的身份驚艷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