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李天照到達玄天武王領地的南邊境外,出了關城繼續往南,就是南米之地。
李天照聽西月武王說起過,南米之地也是玄天武王的附屬,土地肥沃,糧產豐富。
因為如此,一直是多戰之地。
李天照抵達南米之地,受到的待遇跟西月之地差別明顯。
入關城的時候,守城的戰士讓他等著,稟報了千戰長,確認了情況,才讓他通過。
等待期間,關城守門的戰士對李天照的態度也缺乏熱情,他甚至感覺到,有些戰士還流露出壓抑不住的敵意。
如果不是在西月之地聽西月武王聊起過情況,李天照此刻肯定一頭霧水。
穿過關城,李天照駕馬繼續往南,趕路兩天,抵達了目的地——南堅城。
南堅城是指南面邊界必須堅守到底的意思,可見此城對于南米之地的重要性。
南米之地昔日隸屬于三個武王,后來在周圍武王的進攻壓力下,領地不斷收縮,南堅城就是當時邊界的最后險要,倘若被破,都城也就岌岌可危了。
后來南米之地成了如今的大小,武王在為難關頭抱團,決定合為一體,齊心協力。
此后又爭斗了多年,直到玄天武王的領地延伸,吞沒了擋在中間的武王的領地。南米之地的三位武王明知道與玄天武王為敵必然堅持不住,被迫選擇了依附,許諾每年納貢,從此北面無憂,面對外敵入侵的艱難時刻,還能請玄天武王支援。
但是,南米之地每年納貢很多,占去糧產的七成,這些年玄天武王一直想控制南米之地的糧食種子,讓南米之地被牢牢控制住。
南米之地的三位武王當然不會答應,又一直公開明列關鍵物資和糧產的去向,讓領地里的人都知道他們的真正處境。
可想而知,南米之地的人如何能待見玄天武王的人?
三面長久為敵的武王,是南米之地的人的世代仇敵,北面的玄天武王對于他們來說,也是爬滿在他們身上的吸血蟲。
南米之地納貢多,對于玄天武王而言,就算徹底占領了,繳納的也不會更多,當然沒有動武的意義。
唯獨讓玄天武王時刻關注的,就是不讓南米之地爬起來。
讓南米之地始終處于壓力之下,沒有力量壓倒三面仇敵,卻也不讓南米之地被三面的敵人再侵占領地,始終依靠玄天武王的庇護,按時納貢。
李天照遵照命令,在抵達了南堅城后,才取出記憶碎片的珠子,使劍擊碎,戰印吸收了內里的信息。
‘……除叛將?’李天照心中懷疑,已經沒辦法只憑借記憶碎片的信息,就相信此事了。
玄天武王不是讓他來支援作戰的,而是讓他發揮所長,伺機擊殺南堅城負責指揮戰事的王將——南威。
記憶碎片里的信息說,這個南威對玄天之地充滿敵意,野心勃勃,一直主張南米之地應該跟玄天之地斷絕往來,停止納貢,否則就不會有翻身之日,很快就會養不起增漲的人口。沒有更多人,就沒有更多人才,就沒有扭轉局面的可能。
這些信息,李天照固然認為大體不會錯,但南威的主張,本來就是南米之地上下做夢都希望做的事情。
然而,顯然南米之地還沒有與玄天武王為敵的力量。
所以信息里指責南威是挑動南米之地和玄天之地關系,妄圖趁機謀取私利的叛將,卻又不太可能是真的。
李天照穿著披袍,遮擋了兵器,在街上逛了一圈,看這里人來人往,整體氛圍,跟玄天武王的邊境城市差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