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天照還記得南豆鎮百戰將說過的:‘你記得我。’
那只是一個讓他覺得觸動的敵將,倘若是換成許許多多旗下的戰士,又會如何?
只是這么想想,他也能明白南威武王的大致感受了。
“我在內,許多王將和萬戰將都等了三武王很多年了!但凡我們還能看到一點希望,就還愿意等下去。但是,我們一點希望都沒有看到。三武王始終沉溺在最初的榮光里,不愿意承認不復當年的現實。即使明明知道,再戰下去也沒有奇跡,卻還是寄望于能盼到大亂之局到來。我們等不到希望,只能謀求改變。南米之地唯有成了玄天之地的一部分,才有修生養息的和平!”
“為何是現在,今天?”李天照還是要問,如果南威王將早有此念,早早主動去跟玄天武王表態不好?
“因為玄天武王派孤劍來了,那就意味著玄天武不久要有大動作,才會下定決心盡快除掉一切不利因素。我如果還不表態,就算今日送走了孤劍,也還會有別人再來。”
李天照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酒,站起來道:“我替你把話帶到。”
南威王將當即作禮道:“希望孤劍下次來,我們已是自己人。”
李天照也希望是那樣的結果。
他沒有逗留,直接趕回玄天武王都城,帶回了南威的劍誓記憶碎片。
武王殿。
總務長和賞罰殿殿長同在。
南威王將的劍誓,他們都看過了。
毫無疑問,接納南威的投誠,完全是沒有疑問的最佳選擇。
南威還透露,南米之地有多位王將和萬戰將都有這種想法,他能夠負責游說三武王座下的另外兩大王將。
“如果南威在內的三大王將都已離心,滅亡三武王的行動就可以提上日程了,我以為可以優先此事。”總務長表明態度。
賞罰殿殿長因為武王剛問過想法,也不能藏掖,就實話說:“即使滅了三武王收了南米之地,實際得貢也不會有多。反而會讓許多依附的武王們寢食難安,懷有二心。南威的投誠理當接納,但只需要讓南米之地保持現狀,滅三武王的計劃應該等到武王壓下大地武王之后再說。”
“南米之地眾王將一起背棄三武王,屬于自內生變,談何讓人心寒?何況那些依附的武王,誰又沒有二心?南威為首的王將所以投誠,是希望借武王的力量結束連年戰爭的局面,如果拖延而沒有行動,他們必然心寒。賞罰殿殿長擔心的無非是滅三武王的事情會拖延太久,但我以為,若有南米之地三大王將內應助力,再派十六位合適人選,可保迅速成事!”
“我不敢同意總務長的判斷。南米之地的三大王將雖然掌控相當的力量,可到底是外將,屆時能提供的幫助就是避免眾多萬戰將回援都城,對于內城的關鍵戰斗,他們沒有直接助力。三武王雖然連年戰爭,混沌之氣儲備不多,但南米之地中堅戰力不弱,長久獲取的混沌之氣不少。三武王即使沒有昔日的威風,靠著混沌之氣的儲備,只靠十六位王將,很難迅速拿下,稍微拖延幾天,旁的幾大武王得到消息,必然插手,那時候反而會失去對南米之地的全盤掌控。所以我認為:維持局面,才是最穩妥的選擇。南威求的是南米之地并入玄天之地后,他與另外兩大王將能夠取代三武王的權力,別說幾年,就是多等十年,他們也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