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婆婆,我說您老人家怎么想的啊,那曼殊再讀一年就高考了,這時候給她轉去城里做什么?”
“就是,城里學校不止難進,還費錢,您那點棺材本兒都搭進去了吧?”
“轉學是不是還要多交錢?我聽我家一個親戚說,轉到城里起步價就得兩萬,您真有那錢,還不如買點好吃的給曼殊補一補,瞧那丫頭瘦的。”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大部分都不太贊同她帶曼殊轉去城里讀書。
當然,也有贊同的。
“我倒是覺得轉學是好事,縣里的教育肯定沒得城里好。”
“對頭,C市那些學校隨便拎出來一個學生,考的分數就比我們縣里高。”
“顏大娘是深謀遠慮,不愧是文化人。”
“我也想把我家那不爭氣的娃兒轉到城里去讀書,又怕他跟不上城里娃娃的學習進度。”
“……”
還有人問顏外婆:“曼殊轉學,除了多交錢,還要干什么,只要給錢就能轉嗎?”
老太太還真沒聽曼殊說過需要錢。
“我聽囡囡說,要入學考試。”
“提前幾天去參加考試,如果過不了,就報不了名,轉不進去。”
針對這種高三轉學的,英才那邊確實有門檻。
這也是擔心一些學生轉過去影響了別人的升學率。
“啊?還要考試啊?考試的門檻高不高哦?難怪你家曼殊這一個月都待在家里好好學習。”
其實也有人想把孩子送過來跟曼殊他們一塊兒學。
雖然大家不是一個年級的,但曼殊和王怡成績好是村里公認的。
他們尋思著過來一塊兒學習能讓兩人給孩子們講題。
但老太太沒松口,只說家里坐不開。
還有幾個孩子下學期都讀高三了,學習任務重。
這樣變相的拒絕,才打消了一些家長心里的蠢蠢欲動。
大家關心玩曼殊轉學的事,也有人問顏外婆跟著去了城里,她的田地怎么辦。
是平時周末自己回來種,還是給別人家種。
“我肯定不能回來,平時要給曼殊做飯,周末吧,來回顛簸,我又暈車。”
老太太這意思就是要把田地都給別人種。
有些愿意種的,就跟她溝通。
最后她選了兩家信得過的,分給他們的都是離他們自己家近的。
說好了每年每家給一百斤糧食。
這個糧食要的少,相當于白送。
兩家都很高興。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還主動去找村長寫了條子,蓋了手印。
聞風趕來的王老太,一聽顏外婆把田地都送出去了,老不高興。
大老遠就扯著嗓門兒嚷嚷:“顏大姐,你看我們鄰里鄰居的,你咋地不把田地留給我種哦?”
“我們家種你的地,還可以順便給你看屋。他們離得遠,晚上你家進賊了都不曉得。”
種別人家田地的,幫別人看一下房子,是約定成俗的規矩。
但顏外婆哪里敢讓王老太幫忙?
她是怕把鑰匙給了王老太,轉眼就能把家里搬空。
雖然自家這破房子也沒什么好看的,但這里滿滿的都是老太太的回憶。
她才不想讓王老太糟踐。
喜歡真千金她不想裝了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真千金她不想裝了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