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東里氣質。
娘親說,我一生下來,她就覺得我氣質如蘭,定有君子風范,便為我取名東里氣質。
雖然不知道娘親為何能從四個詞里,準確挑出最難聽的那個,但爹爹覺得好聽,我就在娘親的一句話下變成了東里氣質。
爹爹從來都不會反駁娘親的話。
我的娘親是第一大國東里國曾經的女帝,我的爹爹是武林盟主,我的小姨母是威名赫赫的女將軍,我的外曾祖父是明珠國的皇帝。
娘親說,盡管羅馬都被搬到家里來了,我依然不能驕傲,因為我是東里國未來的希望。
我不知道羅馬是什么,但我心里清楚,娘親絕對是在為自己的偷懶找借口。
惜兒姨母說,娘親當年就是這樣哄她打工的,但她從來都沒有怨過娘親,因為娘親治好了祿祖父多年的病根,還成全了她和姨丈,她一直很感激。
她說他們祿家一生都奉獻給東里,祿祖父說他有爺爺那個兄弟這輩子值了,惜兒姨母也說,娘親這般信任她,她也覺得值了。
我聽得似懂非懂,但看惜兒姨母的眼神,我就知道她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娘親說,惜兒姨母一家都對我們有大恩,做人應當知恩圖報,以后一定不能虧待了祿家,朝堂之上是君臣,朝堂之下是長輩,定不能讓真正對我們好的人寒了心。
有次我翻閱奏折,看到禮部尚書直言祿家父女常年處理國事,名望頗大功高蓋主,恐有反心,心中稀奇。
第一次見到居然有參祿家的折子,想起惜兒姨母的話,我拿了折子給娘親看。
每年的這兩個月,爹爹和娘親都會回宮里陪我,但他們大多時候還是在儀元殿偏殿里過二人世界。
今天的雪下得很大,娘親裹著厚厚的披風窩在搖椅上,手里拿著小肉串吃的很開心。
我偷偷向爹爹討來嘗過,太淡,火候也不好,和宮里的菜肴不能比,不知為何娘親卻喜歡的緊。
我把奏折遞給娘親看,娘親只是掃了一眼,就直接把奏折丟進了火堆里。
“什么亂七八糟的,就算你老娘我造反,祿家都不會造反。”
“當年我已經親手把江山放在她手上,祿家照顧的很好,完完整整的送了回來。”
“兒砸乖,別理他們,好好批奏折,娘給你留兩串你爹的愛心燒烤。”
本來想多留一會兒的我立即就走了,臨走前看了火堆一眼,禮部尚書文采不錯,可惜用錯了地方。
我三歲聽政九歲掌權,一直都是祿祖父教我如何處理政事,如何做一個明君,若要反也不會有現在的他。
今日的奏折格外的多,都是獅駝嶺那邊的消息。
有一伙山賊飄了,居然潛進不最酒莊試圖去偷錢庫,被守在那里的一百多個黑衣高手干掉,又循著蹤跡掀了他們的老巢。
去不最酒莊可以,偷金子就是他們的不對了,娘親說了,那都是幫他填充國庫的。
當年娘親干掉柳德庸奪回實權,免了東里百姓一年的稅賦,第二年剛一恢復,爹娘成親,又減兩成稅賦一年。
再后來,慶賀我出生、慶賀我一歲、兩歲、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