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間排隊吃飯的眾僧,又回味了久不出現的一面.
后山至齋堂。
漫天的雪花里,出現一抹僧衣。
漸行漸近中,顯現身形。
三個大水桶,一個掃地僧。
一步一步往齋堂走來,
每一步看上去都要摔倒在地......
......
這一天,他花了三個時辰,在后山與齋堂往返了十二趟。
這一天,他又是一個人坐在齋堂里吃師兄給他熱在蒸籠里的齋飯。
這一天,他在想著,在雪地里擔水,果然不容易。
......
黃昏的小雜院。
依然下著大雪。
他站在枯樹下。。
閉上雙眼,將手中的木劍一次次地揮出。
半個時辰后,右手斬出五千劍。
再過半個時辰,左手斬出五千。
去年的天山,他曾一劍斬去一朵雪花。
今年的冬天,能一劍斬去幾朵雪。
信手揮出,
風不動,雪不飛。
這一刻,仿佛在已經不在雪中。
斬出的每一劍不會帶走一絲的風雪。
......
第十日,排隊齋堂外的眾僧發現在雪地里擔水的小師弟速度快上了一絲。
第二十日,排隊的眾僧發現擔水的小師弟又快上了一些。
一月后,排隊的眾僧如果不仔細看,已經看不清小師弟的身影。
這是李夜的修行的法門,雖然笨拙,卻是可行。
擔著三桶水的李夜從眾僧前一晃而過時,他頭上已經有白霧升騰。
他還沒達到老和尚說的跳雪無痕。
但是他的身法已經有了無痕的神韻。
.......
依舊是黃昏后的小雜院。
依舊是信手揮出每一劍。
依舊是閉著雙眼的李夜。
風雪衣舊。
但是雪里已經看不清李夜的身影。
厚厚地雪花重重地將他全身包裹著。
唯有一道道絲毫沒有真氣的劍影,在風雪中飛舞。
尤如雪地里的精靈。
......
離年節前十天的黃昏后。
站在風雪里的李夜。
看著手中的木劍,心里有一些淡淡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