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姑沒有得到陳母的半句承諾,反而被她那一套理論說的,好像他們不升職,是自己不行一樣。
心里憋著一口氣,還不能當著陳母的面出,為了不讓人家反感,小心翼翼的轉開話題,挑了一些輕松的說,尷尬不尷尬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氣氛已經回不到之前的融洽了,從陳母幾次端起茶杯喝茶的動作,林大姑再會自我打圓場,也繼續不下去了。
只能尷尬的起身告辭。
陳母也不挽留,把她帶來的東西拎上準備讓她帶回去,笑著送她出門。
林大姑肯定不能把東西帶回去的,怎么也要把那些留下來,俗話說得好,拿人家的手短,這點她知道。
兩個人互相謙讓了一番,最后陳母留了那一包雞蛋糕,別的東西怎么都不肯要。
見陳母態度堅決,林大姑臉色不好看,但也也沒法,總不能一次就把人家得罪了,只好尷尬的拎著帶來的東西回去。
到院子的時候,林大姑又恢復了那個在林家時才有的那個樣子,對著在泥地里搗鼓的林佩蘭一陣教導,什么孝敬公婆,手腳要勤快,別偷懶什么的說了一通。
色厲內荏,顯然是在陳母那里受的把一肚子氣,換了一個方式撒到林佩蘭身上了。
林佩蘭被她訓得一頭霧水,看看含笑站在那里的陳母,再看看拎著來時帶來的禮物,說教的林大姑,似乎明白了大姑這是在陳母那里吃癟了,現在來自己這里找回面子。
來者是客,干脆林佩蘭什么都不多說,只說知道了。
“行了!知道你小不懂事,但建國不在家,可要好好的伺候好公婆,別任性了。”
“佩蘭雖然有些地方不妥當,但也沒有你說的那樣,我們又不是舊時代的封建家庭,這個秀梅你就不用交代了。”
最后還是陳母看不過去林大姑在自己家里大小聲,出聲阻止了這個僵局。
林大姑說了一通林佩蘭,沒有得到一點回應,看著唯唯諾諾和面捏的似的林佩蘭,那沒脾氣的一個勁稱是,她突然也覺得沒勁。
不說了,接著陳母的話又夸了幾句,正好借這個機會讓陳母知道,她們家這個新媳婦可是自己做的媒,還連著親,要不要幫自己,多掂量掂量。
“看我這個脾氣燥的,訓起來孩子就停不下來。還是蘇芬你好脾氣啊!佩蘭嫁過來,有你們護著,我也放心。行了,我這家里還有事,先走了。”
轉眼就把剛剛的盛氣凌人收的干干凈凈,這也是林大姑的本事了,和變臉戲一樣。
“行!既然你忙,那我就不留你了。空了再來玩啊!”陳母體面的道。
“大姑走好。”
林佩蘭想和她說說明天回村里吃席的事,但看大姑只字不提,林佩蘭心里有底了。
在向陽村,林大姑可是數得上號的嫁得好,早年念過書,有本事和好福氣的代名詞,被人捧習慣了,那么愛面子的人,這次家里擺酒吃席雖然是說自己結婚,但前面那退婚的事,總歸是讓林大姑覺得落面子,她是不可能回去在那個場面別人指指點點的。
送走了林大姑,回到院子里,林佩蘭發現,陳母看向自己的眼神又多了幾分意味深長。
以往總是淡淡的,一副林佩蘭是空氣的不屑,要不然就是高高在上帶著鄙視,都不像今天這樣的讓人如芒在背。
下意識的摸摸自己的臉,莫名其妙對上陳母的眼神,林佩蘭笑得有幾分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