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叔他性格開朗,村里交好的人多,要他在家陪著一家小孩子說話那是不可能的,戴著斗笠也去鄰居家嘮嗑了。
于是家里除了拿著蔑刀在做竹筒的林有才外,剩下的就是三房的老弱婦孺在廳堂里幫林佩蘭磨裝茶葉的竹罐。
林佩蘭一開始是想試著做的,但現在茶葉就屯了不少,自己一個人根本忙活不過來,還要家里老少幫忙,于是她也就自己私下做了一本賬,誰做了什么,到時候也開工錢。
當然之前還沒有賣出什么來她是不好意思說工錢的事,怕林阿婆生氣,只默默記下了。
對于林佩蘭的歸家,大家都很關心,林阿婆照例問了一下陳父陳母他們如何,林佩蘭說好后,又感嘆幾句林佩蘭有福氣,遇到好人家了。
順帶又夸了夸林大姑,說她眼光好,給林佩蘭選的這么好一個丈夫。
陳建國自己找林大姑上門說媒的事,當初不說,現在自然也是不能說,林佩蘭只一個勁點頭附和林阿婆。
反正林大姑即便沒有做什么,在林阿婆眼里,也是對林家付出最多的一個,更何況現在還掛著給林佩蘭找了好夫家的名頭。
“知恩圖報。你大姑雖說沒有事情求人,但你也要記得這份恩情才是。”
林阿婆的話在林佩蘭心上烙下一個烙印,更加堅定自己不能把林大姑托她去陳父那里說項的事情說出來了,要不然林阿婆有可能會逼著她去。
“阿婆,我這次回去賣了不少茶葉,也小賺了一筆。”林佩蘭拿出之前的記賬本子,岔開林阿婆說的事,“這里有我記得賬,大家都幫我不少,多的工錢現在沒有,一點小意思是有的。”
“這都是一家人,說什么工錢啊!”大伯母一聽直擺手,“反正我們閑著也是閑著,能做一點也是好事。可不圖你的工錢。再說了,你每次回來給帶的東西,可也是要錢的。”
“大伯母的意思我知道,但我這是長久當然事,可不是一天兩天的活。聽我的,大家今天都把工錢領回去吧!以后才會有動力干活。”
林佩蘭心意已決,回娘家來創業,這和她一開始的計劃不一樣,但也不能讓外人看來,是來搬娘家東西走的姑娘。
“沛峰,沛鴻,你們雖然做的活不多,但姐姐給你們添點,兩個人一人五毛。以后要更加努力了,爭取開學之前,把學費掙到,兩個人都去讀書。”
“耶!我也有工錢嘍!”
“讀書讀書,媽,我要去上學。”大房的沛鴻對大伯母喊道。
“行行行!只要賺夠了,保證送你去上學。”
林佩蘭先給的兩個小堂弟,小伙子拿著錢就樂不可支的歡呼,大伯母這下要再說什么,耶不好意思開口了,臉上的笑意更真切了。
“這事佩蘭既然決定了,我老婆子也不多嘴,以后都是拿工錢干活的,可不興在外頭亂說亂說。”
這話是對著睡眼惺忪,被孩子們喊有錢的驚呼吵醒的三嬸說的。
“瞧娘說的,我們不一直在支持佩蘭嘛!那茶葉人家給高價,咱們也沒有賣啊!”
三嬸嘴上從來不吃虧的主,聽出林阿婆敲打自己,自然用辯駁一下,表明自己之前吃了多少虧。
“你要是臉皮夠厚的話,你就去賣給他說家好了。那幾毛錢,是一輩子沒有見過的嗎?”林阿婆冷著臉,這下三嬸也沒話說了。
林家和李家已經算結仇人了,誰還會去把茶葉賣給他們家啊,左不過是在林佩蘭面前說說嘴,賺個好人罷了。
“大伯母也是五毛,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