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蘭姐弟倆水壺的水還沒有動,其中一個老人家在附近,回家拎了半壺的薄荷山椒子茶出來,任憑林佩蘭她們怎么拒絕,也要讓她們喝。
于是這等待的時間更好過了,林佩蘭人和善,又經常和林阿婆說話,和這些老人家也有話題,不一會兒就聽來了一肚子那些年最難的故事。
風雨飄搖,江河破碎了那些年,那時候以為的絕境,現在也過去了,被幾個滿臉皺紋,牙都掉了幾顆的老人家當做故事說出來,難得的是一派平靜。
一直到一點多,村里人才陸陸續續的回來了。
一場雨帶來了不少的收獲,提前回來的人衣裳還是濕的,大汗淋漓,摘了斗笠扇風,露出一張喜出望外的臉。
林佩蘭稱重,林沛文記賬加付錢,幾波人過后,居然就收了比上次還多的生茶。
期間林沛文還遇到了幾個同學,大家雖然不是一個村莊的人,但都歸鎮上的大隊部管理,鎮上那所中學可是把幾個附近村子里的學生的收納進去了。
這個年紀的男孩子已經知道點事了,原來林沛文在學校就樂觀,人又講義氣交友廣,幾個同學在學校還挺好的關系。
現在關系一轉變,林沛文變成來村里收生茶的商人,而他們是天剛亮就上山采茶的人,身上破衣裳穿著,腳上還露出腳趾頭,和林沛文的衣衫整潔一比,仿佛幾個人中間的差距被拉開一樣,少年人的羞澀讓他們放不開,不好意思和林沛文像在學校里一樣鬧。
這事要林沛文他們自己解決,別人也摻和不了,林佩蘭相信林沛文的交際能力的。
林沛文可不管誰和誰什么不一樣,在他眼里他們就和學校里頭一樣,見他們送茶來了就收,付了銀錢也不讓他們走,反而拉著他們一起幫忙干活。
果然這辦法好用,一開始還扭扭捏捏的幾個少年,被林沛文指使著去掃地攤茶葉樂顛顛的很,干活手腳又麻利,不一會兒就和林沛文打成了一片。
林佩蘭見他們關系融洽了倍感欣慰,這個年紀的同學情誼可最難得。
“還有幾家沒有回來呢!你們不會不要吧?”
銀貨兩訖,賣了生茶的人家,又開始為后面的擔心了,林佩蘭自然是肯定的說只要早點回來,她都要。
得了林佩蘭的保證后,那些人哪里還會有顧忌,高興的回家吃點東西,趁日頭還早,繼續上山找野茶樹去。
這次大雨讓養了幾天的茶樹,在原來基本的正常生長上有茁壯了不少,不包括那個自己種植的專門炒成綠茶做花茶的,白茶和烏龍茶林佩蘭就收了六七十斤,加上那綠茶就有上百斤了。
上百斤的東西光林佩蘭一個人肯定挑不走,得林沛文分擔一些才行,可是和上回一樣,林佩蘭還是沒有挑擔。
還是原來那個年輕人幫的忙,林佩蘭推讓了幾回,見那人一再堅持,也只好讓他挑了。
百來斤的生茶在那人的肩膀上真的不算什么,一路就歇了兩趟,便輕松的把她們送到了公路邊。
林佩蘭拿了兩毛錢出來給他當工錢,那人這次說什么都不肯要,還一再的感謝林佩蘭特意來村里收茶,他會幫忙介紹附近村子的人把茶葉送來。
林佩蘭趕了幾步追不上人家,也只好退了回來,一樣的收茶,向陽村里的有些人覺得林佩蘭提供的便利理所應當,有些人甚至覺得給林佩蘭占了大便宜,像牛頭村里這樣感謝地人,找不出幾個。
“姐,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