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寒轍緩緩的站起身,然后打量著四周的隧道構造,接著說道:“不過唯一幸運的是,這次的危機也算是讓我因禍得福。離開墓室的時候,意外讓我進入了直通地下陵城的隧道,看來現在我們已經極其接近陵城的范圍了。”
“至于這里是哪?嗯...?”
說到這,寒轍忽然收聲了。因為,他忽然發現,這四周的隧道格局,和他想象中的有很大不同。
如果是清代或明代建造的隧道格局,這里的磚石應該是使用石灰燒制,或者大泥土磚。可奇怪的是,寒轍略微看了一眼,卻驚奇的發現這四周的隧道墻壁,竟然是用紅磚砌成的。
這一幕,著實讓寒轍心里有些狐疑了。這條隧道的建造格局絲毫也沒有明清兩代的任何風格,反而像是現代化建筑格局。
四周的磚石磊的非常平整,就連地磚都是用紅磚砌成的,沒有絲毫的凹凸感。
之前在逃離墓室的一路上由于精神太過緊繃,竟然都沒注意到。現在冷靜下來,寒轍才發現四周的怪異之處。
于是,寒轍臉色有些古怪的說道:“兄弟們,情況有點不對勁了。我覺得,我可能來錯地方了。這條隧道,根本不像是明清兩代的建造風格,看上去仿佛像是現代建筑一樣。”
“所以我覺得,我可能無意之間闖入了某個未知地點了。這里要真是通往陵城的隧道的話,那么四周的建筑格局會完全依照清代的建筑風格。可是你們看一下,這里的墻壁和地面竟然都是用紅磚砌成的。”
說話間,寒轍將直播畫面對準了眼前的墻壁。然后接著說道:“看到了吧,要是明清風格的話,應該是青磚石才對。可這些磚石,卻是紅磚,而且完全沒有明清時期那種燒制的規格,磚石看上去非常粗糙。”
“我之前說過,這種紅磚石的燒制方法,是民國后才從西方引入的。可在陵城隧道里,怎么會有?”
聽到寒轍這么說,原本沒覺得奇怪的觀眾,也都紛紛疑惑了起來。接著,再看到墻壁上的那些紅磚,觀眾心里開始打鼓了。
“主播你沒說錯吧?故宮地下陵城里,會有現代的建筑風格?”
“不是我不信你,主播我還真覺得有點不可能啊。”
“樓上的,你們兩個都眼瞎了?看不見這滿墻的紅磚嗎?”
“我是看見了,不過越是這樣越不對啊!故宮下怎么會有現代的建筑風格?”
看到觀眾的疑惑,寒轍也不急著說什么,而是仔細的觀察起眼前的隧道。這條通道的墻壁是用紅磚砌成,這種磚石的防水性不太高。可奇怪的是,這條通道經過了百年沉淀,竟然沒有多潮濕。
想到這,寒轍伸出手指輕輕刮了一下墻縫,隨后將刮落的粉末放在鼻息間。
頓時,一股干燥的石灰味鉆進了肺腑。
這是...干水泥加熟石灰?
察覺到這一點,寒轍更肯定了心里的猜測。于是,將直播畫面對準墻縫接著說道:“看來不會錯了,我猜這座地下通道還真有可能是現代建筑。你們看一下,這面墻壁的紅磚墻,本來應該不會防水的。可這條通道經過這么多年,竟然沒有地下積水。”
“要是我沒看錯,這應該是因為墻壁縫隙是使用熟石灰加水泥來封堵的。這就良好的加大了墻壁的防水性,只不過這條通道到底是哪...”
說到這,寒轍不由得停下解說,再次在隧道里觀察了起來。而與此同時,直播間的觀眾也都紛紛緊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