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在飛機上的時間,寒轍又打了個盹兒,這次去探訪武侯墓,他肯定不能像那些游客一樣游玩兒,寒轍所做的事,需要保持充沛的精神與體力。
...
飛機著陸的廣播和在跑道上滑行的震動將寒轍從睡夢中驚醒,打了個哈欠,寒轍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也差不多要下機了。
因為系統空間的緣故,寒轍帶東西都十分方便,甚至不用行李托運,一身輕松的走出了機場。
才出門,就迎面迎來了一票私家車主,看了一輛還算順眼的,寒轍直接爽快地上了車道:“去勉縣。”
“帥哥,那可有點兒遠...”
“不要緊。”寒轍淡淡道,他更加看重的,是自己寶貴的時間,同時,盡量避免舟車勞頓。
一路無言,寒轍突然想起一首詩——《蜀相》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差不多是諸葛亮畢生的遺憾了,因為生命而遺憾的,也遠不止諸葛亮一人了。
坐在車上,寒轍總隱隱覺得這首詩想告訴自己什么,長生,似乎是帝王將相永恒的追求,諸葛孔明也是嗎?
恍惚中,寒轍仿佛看到了那個羽扇輕搖,決勝千里的男子,一襲素袍,面對著百萬雄軍,揮斥方遒,可終究是逃不過時間。
想入非非間,寒轍已經身在勉縣,瀟灑付了錢,就獨自向著武侯墓遺址出發了。
一邊看著自帶的地圖,寒轍一邊和直播間的觀眾們說道:“各位兄弟,現在我怕所在的地方就是勉縣,武侯墓的遺址就在這里。”說著,寒轍將地圖上的標志指給直播間的觀眾們看。
然而,看到寒轍這樣說,直播間里卻突然多出了很多質疑。
“主播,你說的武侯墓就是這里啊?”
“地圖上這個地方我去過,那里是個旅游景點啊。”
“是啊,每天人可多了,主播,你是不是搞錯了啊?”
觀眾們這么猜疑不是沒有道理,但寒轍也有自己的計較,畢竟在故宮那樣人聲鼎沸的地方底下都埋著大清龍脈。
于是,寒轍解釋道:“我之所以說武侯墓可能在這里,也不是空穴來風,我想大家都知道武侯諸葛亮最后一戰是在五丈原,而勉縣從地理位置來看,就位于當時的五丈原。”
“而且,按照諸葛亮一心將全部心血付出在匡扶漢室的做法來看,他不太可能會要回到蜀地厚葬,那樣費時費力,雖然是個軍師,但一輩子在戰場,想必會更傾向于馬革裹尸,就地安葬的方法。”
“再者,如果諸葛亮的尸骨真的回到了蜀國,必定會被劉禪厚葬,那么武侯墓應該在巴蜀,而不會說是在勉縣了。”
聽到寒轍這么解釋,直播間不少觀眾都順著寒轍的思路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但還是有人表示不能理解,繼續追問。
“主播,要是按你說的諸葛亮的性格,可能他的尸骨被送回去了,但是沒有厚葬,現在的人也不會知到他的墓到底在哪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