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了點頭,掙扎著站了起來,張歆雅已經打開的防水礦燈燈光,我粗略的掃視了墓室一樣。
這墓室并不大,最多只有百十來個平米,如我所猜測的一樣,這個墓室確實屬于那位正妻的,里面有不少陪葬品,不過這終究不是什么王侯將相墓,可沒有那么多的金銀珠寶,大都是些老舊的木頭家具,已經爛的不成樣子了,基本沒什么值錢的東西。
倒是墓室的地面上有不少的積水。
在此墓尸變覆土出血前,這是一座鹵水墓,必然是有水滲入,直接把整座墓都淹過,到現在墓室坑坑洼洼的地面上還積著不少,綠油油的,很腥,卻不臭。
“看來那個邢偉倒是幫我們趟了前路,這個墓一開,煞氣外泄,兇性小了很多,原本下鏟就能見綠水,現在都消失了。”
鷂子哥見多識廣,已經瞧出了端倪,笑道:“不過地上的這些水還是盡量避免接觸,這都是泡尸體的水發酵出來的,有毒,沾上了容易得很多怪病。”
他們在這里探究的工夫,我已經粗略看了一圈,沒什么發現后,目光終于落到墓室最中間的棺材上。
這是一口石棺,而且體積要遠遠大于一般的棺材,我一眼就瞧出,這其實是屬于外槨內棺,在古代也只有一些大戶才用得起這樣的棺材,一共有兩層,里面的小棺材裝死人,外面還套著一口大棺材,棺槨之間的縫隙里面會塞一些陪葬品,值錢的也大都在這里了,都是些細軟。
不過,這棺槨的質地倒是挺有意思的。
據我所知,在人類生產技術很有限的蒙昧時期才會使用這種石質棺槨,比如新石器時代的一些文化,到了商周時期,達官貴人的棺槨大都用上了青銅,直到漢代開始,木質的棺槨大規模出現,石質棺槨被完全淘汰,除非是一些連口薄皮棺材都買不起的窮人才會用這樣的棺材,而且窮人用的叫石槽,根本不是眼前這樣的,就是一塊大石頭中間刨一個能躺人的凹槽,形狀大概和古代飲馬的馬槽差不多,外面蓋一層破席子作罷,類似于這樣的石棺槨,外面還有浮雕,用到的琢工極多,造價高昂,遠超于一般的昂貴木種棺材,費工又費力,還不如稀有木棺對尸體的保存有益,完全就是吃力不討好,一個清末民初的墓穴里出現了這樣的棺材,難道不是件挺新奇的事兒么?
“這里面躺著的可能是個羽民。”
張歆雅大概是看出了我的疑惑,笑道:“羽民比較崇尚石制品。”
我點了點頭,這倒也算是個理由,興許真如老白所說,我們禮官一門對這種墓葬有額外的情懷,再加上我也是頭一回下這種有些年代的古墓,實在是新奇的緊,心里的探究欲望極其強烈,見那石槨外面的浮雕挺有意思,除了一些云紋以外,上面似乎是一只鳥,只有一只翅膀,好像是比翼鳥,卻有兩只眼睛。
傳說中,比翼鳥只有一只眼睛,一只翅膀,所以只能雌雄鳥并翼而飛,人們常拿來比喻夫妻情深,這棺槨上的鳥怎么看都是傳說中的比翼鳥,只有右翼,應是雌鳥,如無意外,隔壁主墓室里棺槨上面應該是雄鳥,這倒是有些寓意,就是這兩只眼睛我就有點想不通了,難不成是在說哪怕是夫妻也得多留個心眼子?應該不至于這么無聊,我盯著這怪鳥,總覺得似乎若有所指。
然而,當我走到距那石棺槨不足七八步距離時,一陣沒來由的心慌將我籠罩,心跳速度瞬間加快,快到我自己都能聽見“噗通噗通”的聲音,悉悉索索的雜音出現,我甚至在一瞬間有了恍惚,
又來?
我徹底慌了,以為地靈珠又有反應了,低呼一聲,飛快后退,可惜,那雜音沒有消失,在我耳朵邊上“嗡嗡”作響,倒也沒有變強,悉悉索索不停,似有許多人貼在我耳朵邊上竊竊私語一樣,卻又聽不清在說什么。
“喂!”
老白最早發現我異常,狠狠推了我一把,那竊竊私語聲立即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