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祥站起來反駁道:“虞鄉公(張煚爵位為虞鄉縣公)此言差矣,不過些許胡虜,能有南陳數十萬大軍之廣嗎?王爺一至,不也頃刻間平梁滅陳。王爺久在南方,平日里與北地將領也接觸不多,此次北上,正是結好北地諸將的時候。到時統御諸軍,一鼓作氣而定草原胡亂,挾大功而回朝,儲君之位,不手到擒來嗎?”
這也代表了大多數武將的意見。現在還是戰功為重的時候,楊廣只有立下了赫赫戰功,才能倒逼著楊堅立他為太子。否則光憑在朝堂上和楊勇爭斗,何時才能成功。
而且眾人還有一大隱憂,楊堅今年六十了,雖然往日里身子骨不錯,但確實是該考慮后事了。這次的事情就是一個警醒,若非有圣后的提醒,他們這些人現在恐怕已經火燒眉毛了。
在此關鍵時刻,一旦圣人哪天去世了,這太子再是無能也可繼承大統,到時候還有他們什么事。現在正是趁著立功,便是登臨儲君之位的最好時候,否則夜長夢多啊。
張煚反駁道:“晉王帶兵出征,有功對他爭得太子之位不能增加好處;無功反受其害,關鍵還是要看圣人的態度。且給晉王的那些兵將,皆是關中、北地支持太子的軍隊,讓晉王帶領他們,無異于領著一群餓狼!這樣他們肯定不會盡力,此去必然無功。”
史祥駁斥道:“胡說八道,有楚國公在,還壓不住那些驕兵悍將嗎?”
這時端坐一旁的楊約也沒法再高坐明堂,巋然不動了。聽到史祥這么說,他只得站起來代替兄長說道:“王爺人中龍鳳,區區粗鄙之輩,如何敢不畏懼天威。家兄世受皇恩,敢不盡忠竭力以報王爺。只是戰場之上,什么事情都會發生,未慮勝先慮敗,讓王爺貿然領兵,若有疏漏,終是不美。”
楊約其實也是不愿意楊廣領軍的。大隋自來對抗突厥,主力部隊都是一東一西,分別從靈州和河東進軍,左右夾擊,相互呼應。這河東這路照現在情況自然是漢王楊諒領軍,但靈州這路,若是沒有晉王,必然是楊素領軍了。
雖然若是二人一同領軍,這其實軍隊的指揮權還是在自己兄長手里,但畢竟頭上多了一尊大佛,往來之間,定有掣肘。雖然現在楊廣盡力拉攏楊素,雙方之間情好日密,但架不住楊廣此人小心眼啊。若有什么事,他登臨帝位再發作,也是個麻煩事。
君不見,相國高颎被廢,不就是和其兩次領軍皆和漢王楊諒鬧了大齷齪有關嗎。
楊廣經此一勸,最后的一份念想也沒了。
眾人說得沒錯,自己已經有了滅陳的大功,無論如何這次戰績怎樣盛大,不過是錦上添花。但一旦失敗,自己善戰的美譽也會隨之破碎的。
更讓他擔心的是楊堅的身體。雖然明面上楊堅身體沒有什么事了,但宮里的消息卻是,楊堅最近身體不佳,很多時候批改奏章都是獨孤皇后給他代筆。這個時候,楊廣也不敢去賭楊堅的身體狀況啊。
現在他牢牢地抓住史祥的這支兵馬,又費勁心機弄來郭衍在東宮扎下一顆釘子,就是為了以防不測。若不是現在黃明遠身份特殊,北地動蕩,楊堅不會允許,他真的希望將黃明遠也調回長安。畢竟有黃明遠這個擅長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名將,一旦有事,也能和楊勇對抗一番。
沒了最后的念想,現在便是盡可能的安排自己人去戰場上刷軍功,保證楊素旗開得勝。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