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堪稱隋朝建國以來對戰突厥人少有的大捷。
跟當年項羽擊破秦軍一樣,力排眾議、堅決主戰的楊廣此時光環加身。眾人各自畏服,莫敢仰視。
無數人上前圍著楊廣進行宮闈。眼看著楊廣就要成為新的太子了,這群人怎么能不上趕著巴結呢。
戰前,極力勸楊廣出擊的宇文述也抖起來了,一副得意洋洋地拍著黃明遠的肩膀說道:“黃將軍,年輕還是要多學點經驗。”
卻是一副令黃明遠作嘔的樣子。
當然宇文述也覺得自己之前好像是高看了黃明遠,什么“天之驕子,一代名將”,全是吹得,根本名不副實。
很多人也抱有同樣的想法,認為黃明遠有名無實。至于說今日黃明遠率軍擊破突厥最精銳的金狼衛士,殺透突厥主陣,幾乎陣斬步迦可汗的事情,便被眾人選擇性的忘記了。
當然這只是很多人為了打壓黃明遠的一種做法。包括元壽等人都清楚,今日黃明遠在戰場上,以點打面,另類的錐型陣破敵,還能以少勝多,及時打開局面,才是如此盛大戰果的主要原因。
跟這個時代的人喜歡一五一十的布置不同,黃明遠格外喜歡三三制戰術。每伙十人,除了負責協調指揮的火長,其余九人,被他分成三個戰斗小組。每個戰斗小組三人,為便于相互接應,一般排成三個梯隊。
戰斗小組進攻時,兩名士兵在前,一人在后,三人戰斗小組呈三角進攻隊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三個戰斗小組組成一個戰斗伙,三個戰斗伙組成一個戰斗群,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
戰斗展開時士兵根據火長指令隨時變換戰斗隊形,無論是騎兵作戰還是步兵作戰,在進攻突擊中,都是無往不利。
其實此戰打得越順利,黃明遠心里就越擔心。黃明遠可以肯定,今日的步迦可汗是留有余力了,而且應該出現在戰場上的突厥人精銳并沒有出現。當然可能最后出現的大潰不在步迦可汗原先的計劃中。
但是近三萬人的損失,明明白白的出現在那里。這個時候,你告訴誰步迦可汗是拿他們當誘餌來釣隋軍,他都得噴你一臉。這個世界上還會有人會傻到拿數萬精銳當誘餌的?否則就是真把隋軍引到陷阱了,他又拿什么來消滅隋軍呢。
黃明遠陷入了為難。一方面他很信任他的戰場直覺,突厥人一定有問題;另一方面,他沒法解釋今天的大勝原因,所以他的勸說楊廣不會聽。
楊廣本來很相信黃明遠的判斷,戰場上也專門留了一手。一方面集中上千具裝甲騎埋伏在中軍里,專門對付突厥的中軍沖陣騎兵;另一方面還預設了上萬精騎在陣后,準備在相持階段,從后方兩側包圍突厥人。這么做就是怕突厥人耍什么陰謀詭計。
但現在,楊廣有些動搖了。
步迦可汗今日的舉動,說明他們準備的并不充分,而且突厥人對隋軍充滿了畏懼。他任務黃明遠是過分高估了突厥人的實力。要知道今日黃明遠靠五百鐵騎就擊穿突厥金狼衛的事情,就是突厥人的戰力遠遜于隋軍的鐵證。
楊廣覺得這就是天賜良機,上天要讓他在登基之前,就掃平突厥這個禍患。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