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又下令工匠試著嘗試往鋼鐵中融入一些可能的微量元素,倒也有不小的收獲。
眼看鋼鐵廠進入正軌,黃明遠又下令嘗試用石炭來煉鋼,畢竟煤炭能達到的溫度遠不是木炭能比的。若是只用木炭,陰山都得讓他們伐禿了。
可惜這一次并沒有如黃明遠的意。
其實早在漢代人們就開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來冶鐵;北宋時,用煤冶鐵已相當普遍,使煉出的鋼鐵的硬度和質量大大提高;南宋末年,我國開始用焦炭冶鐵,到了明朝流行開來。
但是這只是記載,其實都是不成形的技術,更別提推廣了。這個時代受限于觀念、交通等原因,技術壁壘很嚴重,煤炭的用途并不為人重視,而且幾乎沒有什么產量,更別說用其煉鋼鐵了。黃明遠拿出的技術雖然較之后世差了甚遠,但相比較現在的煉鐵手段已經是遠超時代了。
而且黃明遠追求的是規模化,就必須用后世的辦法。
好在現在不講究環保問題。
可是好事多磨,很快大河鋼廠出產了第一批石炭煉鋼鐵,但是質量并不過關。遲伯讓人將剛煉好的鋼鐵送到黃明遠處,黃明遠看著這些鋼鐵,皺起了眉頭。
無他,新鋼鐵太脆了。
黃明遠很快便明白他們用的是煤炭,里面的硫、磷雜質太多,影響了鋼鐵的性能。
怪不得有些書說中國明朝用煤炭煉鐵,技術領先于世界,但是影響了鐵的質量,造的槍炮老是炸膛,間接影響了中國槍炮的發展。而歐洲人是用木炭煉鐵,就沒有出現這個問題,自然全力的發展熱兵器了。
用木炭煉鐵自然可以,可黃明遠就是不想過多的砍伐森林才選擇煤炭的。
黃明遠這時想到了焦炭。
有書中說用煤炭煉鐵不為錯,但是用的不是普通開采出來的煤炭,而是要用經過加工的焦炭,而焦炭是煤在約一千度的高溫條件下經干餾而獲得的。
現代煉焦在這個時代無疑是很難做到的,不過老祖宗在大煉鋼鐵的時候,也是因為缺乏焦炭,從而創造出一種土法煉焦。
土法煉焦是在爐窯內不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借助窯爐邊墻的點火孔人工點火,將堆放在窯內的煉焦煤點燃,進行煉焦的過程。
土法煉焦結焦周期長,成焦率低,煤耗高,焦炭灰分高,放在后世連落后產能都算不上。只是現在,這是黃明遠唯一能想到的辦法。
很快鋼廠根據黃明遠的土法煉焦果然造出了焦炭,再用其煉出來的鋼終于無論是強度還是硬度都有了極大地提升。
黃明遠摸著新造出來的鋼鐵,又經過百煉打造做出來的寶劍,不由得贊嘆,技術優勢就是好啊。
雖然現在的工匠很多理論性發展很弱,但是靠著經驗和實踐,他們便能創造出你難以想象的力量。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