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其實沒有明說,隋軍出塞帶到草原的騎兵充足,其實并不需要陌刀營的出擊,陌刀營在此戰中并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所以這一仗黃明遠寧肯讓陌刀營跟對方拼消耗,也不提前出擊具裝甲騎,這也是戰爭法則,無可避免。現在的陌刀營,即使威力再大,其實在隋軍中并沒有太重的地位,所以可以被犧牲。
黃明遠又下令各部將所帶的具裝甲騎營全部集中在中軍,沒想到數量還不少,再算上楊義琰所部,加在一起約有近兩千騎之多。黃明遠命其單組一營,由楊義琰指揮,直屬于中軍大營。
若是此戰對隋軍來說是傷筋動骨,對于山上的突厥軍隊已經是晴天霹靂。
突厥大軍傷亡愈五分之一,還盡是精銳部隊,沒有崩潰已經尚屬奇跡。不過也僅僅勉力維持,此戰之敗影響更為嚴重的是阿史那大石的決戰目的為之落空,不僅沒有重創隋軍,反而被對方包圍在山上。
現在單靠兩萬多殘兵敗將,已經很難再取得勝利。
阿史那大石灰敗著臉,他沒有想到隋軍竟然如此厲害,他手上數萬騎兵居高臨下、以逸待勞,竟然還是沒有擊破對方。
他已經盡力高看隋軍了,可是輕視對手的代價仍然是太大了。
阿史那大石本來在軍中就沒有太多的威望,若不是舍利盡力壓制眾軍,怕是今日損失慘重的各頭領已經要求殺掉阿史那大石來告慰三軍了。
兵敗之后,舍利這時頭腦越發清明,雖然計策是阿史那大石所獻,但決定畢竟是自己下的,阿利等人攛掇著處置阿史那大石,其目的不言而喻。
舍利自己不擅長出奇計,現在突厥軍內憂外患,單憑他自己是很難率軍突圍出去。
突厥人為了便于在山上隱藏,并沒有攜帶多少糧草;再加上山上只有一條淺溪,并不足以支撐大軍供用,若是不能盡快突圍,怕是要被隋軍困死在此地了。
“大石,你有什么解圍良策?”
阿史那大石忙說道:“設,不能再等了,今夜就突圍,隋軍弓弩強勁,今又得勝,士氣高漲,若是等到對方將陣地布置完備,我軍絕對無法突圍。”
舍利也同意阿史那大石的意見,現在的確是只能選擇撤退。
可惜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整個怛羅思山南面是隋軍,剛才舍利通過哨騎發現,隋軍正在山下挖掘壕溝,布置拒馬,準備將他們活活困死。
南面明顯不可突圍,因此只剩下其它方向。
怛羅思山的北面極其陡峻,坡度有四五十度還多,其中還有不少陡崖、斷壁,馬匹根本難以大規模下山。
這樣突圍的方向,只剩下東西兩側。
舍利考慮了一下,還是準備從東面撤退。
怛羅思山東西兩側都比較狹窄,尤其是西面,是一片向斜谷底,只要在此布置一批弓弩手,很容易便能阻斷西面的來往。
舍利雖然不知道隋軍有沒有提前在此布置伏兵,但是考慮到此地的險要,為了避免伏擊,舍利還是準備從另一面的東側突圍。
東面雖然也不寬敞,但下山之路平坦,而且底部往東,一覽無余,即使隋軍設伏,也能提前發現。
而且東面利于騎兵沖鋒,舍利考慮,隋軍即使在東面布置了兵力,自己憑借剩余的幾百重騎兵,也能沖破阻礙。到時候兩萬鐵騎洪流一擁而下,等到隋軍發下,自己早就一路向東,龍歸大海了。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