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又說道:“司馬先生,明遠出身行伍,家世輕微,不與關隴諸公相交,所行所為,全憑一顆忠君之心。因此明遠不會對先生拐彎抹角,也請先生能明白明遠覆滅突厥之決心,傾力相助。”
司馬泳的確不了解黃明遠的情況,看其年紀,還以為是關隴世家子弟。今日知其身份,心中一喜,倒也少了幾分疏離。
當年楊堅上位,尉遲迥等人叛亂,其實也是一場關隴世家內部實力的較量。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三人為首的叛亂勢力之中,除了司馬消難身份特殊,屬于外戚,尉遲迥和王謙都是關隴世家內部河東勢力的代表。而楊堅的核心支持者韋孝寬、于翼、李穆等人才是關西、關中勢力的代表。雙方因為勢力斗爭,分裂成不同的陣營。而其平叛的過程,其實也是關隴世家內部勢力整合的一個過程。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雖說不一定放之海內皆準,但的確適用于大部分場合。
司馬泳遂說道:“將軍如此看重老夫,老夫若是再敝帚自珍,反倒令人笑話。老夫不才,空活了四十余年,也無甚本領。不過我在草原上,倒也識得幾個朋友,若是黃將軍不嫌棄,司馬泳倒也愿效犬馬之勞,使這幾位朋友能棄暗投明,恭迎王師。”
黃明遠很滿意,這才對嘛,你司馬泳既然這么厲害,能在草原十多年啥也不做,難道數羊呢。
司馬泳又說道:“我等部眾,之前意外分離,目前還有一支流落在于都斤山附近,人數大約有三四千人之多,這些人大多都是漢人奴隸。為當時公主所救,編入公主部落。公主去世后,司馬泳茍延殘喘,才勉強維持生計,不使其散落。眾人之中,除了公主的護衛、侍女,很多都是當時公主帶來草原的工匠,包括醫生、鐵匠、農師、樂師、花匠、木匠等人,皆愿隨將軍一同討虜,效犬馬之勞。”
黃明遠點點頭。
司馬泳此來黃明遠軍中,當然不是為了帶著眾人平平安安回大隋便完了。當年千金公主雖死,實際上生前也是有子。不過因為年幼,憑借著司馬泳在突厥內部的左右逢源,才勉強存活。
司馬泳也是顧念此子,才沒有返回中原。
此次隋軍北伐讓司馬泳看出了機會,司馬泳一直希望帶著千金公主的兒子返回大隋,做個一生無憂的歸化人。千金公主之子卻是希望能夠通過大隋的支持,奪得突厥汗位。二人在最終目的上南轅北轍,所以哪怕二人相依為命,如父如子一般在一起生活這么多年,也沒法彌補相互之間的裂痕。
此次司馬泳自告奮勇前來大隋軍中,正是希望為千金公主之子找到一條求生之路。而千金公主之子也希望通過司馬泳和隋軍取得聯系,因此并不反對司馬泳南下。
不過千金公主之子并不信任大隋,因此只是讓司馬泳率千余人來隋軍之中,自己率領數千部屬留在了于都斤山,蟄伏待機。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