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聲滿天胡風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雙方之間的主戰場如一個磨盤一樣在不斷地絞殺雙方的有生力量。
阿史那忽勒勃大旗一揮,直奔隋軍中軍殺去。在他看來,對方再是精銳步軍,也不可能擋得住自己鐵騎的沖鋒。
眼看突厥騎兵殺來,隋軍中軍立刻將壕溝上面所有木板取回,又從陣后推出大量的刀車,拒馬,布置在壕溝北側。
眼看突厥人馬殺來,數千把弓弩對準胡虜,數千柄羽箭拋射向天空。
突厥人狂奔之中遭受重擊,立刻便是人仰馬翻。不過這些犧牲都是可以接受的,阿史那忽勒勃只等沖到對方陣前,便能屠殺這群待宰的羔羊。
忽然前軍一片人仰馬翻,眾騎士紛紛落入壕溝之中。
原來在步軍之前有一條明壕溝還設有一條暗壕溝,正好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雙方血戰正酣,高速奔馳的騎兵根本無法閃避前面的阻礙,紛紛撞上壕溝,前赴后繼,用生命填滿這道血肉河道。
阿史那忽勒勃知道騎兵沖鋒的過程就是一個比拼意志的過程,因此他發了瘋一般向前沖,根本不計較傷亡。
后軍擁著前軍沖破壕溝,經過一番死傷,終于殺到隋軍的陣前。然后他們面對的不是待宰的隋軍,而是隋軍陣前那密密麻麻的的鐵蒺藜,數不清的拒馬、刀車。突厥人每前進一步,都傷亡慘重,血流成河。
眼看隋軍守的舉重若輕,而突厥軍隊卻毫無辦法。
阿史那忽勒勃單刀直入,企圖通過個人武勇率部打開缺口,但這一次他面對的卻是同樣勇不可當的隋軍。因此他只是突前了幾步,便是數十把弓弩對準了他,雖然他僥幸逃生,而戰馬卻被隋軍射殺,自己也肩膀受傷,最后被身邊親衛救回本陣。
阿史那忽勒勃的臉色一片慘白,到最后也不明白這場仗怎么打成這個樣子。
眼看連最是勇武的阿史那忽勒勃也不能破陣,步迦可汗的臉色一片灰暗。
這時候阿史那思摩勸道:“可汗,今日一戰,關乎全局,我軍已無路可退,只能死戰,不如命全部重騎沖鋒,定可攻破隋軍大陣。”
眼看對隋軍無計可施,步迦可汗無奈,只得命大將月魯率全部重騎兵出戰,做殊死一搏。
此時兩翼的戰斗也打響,相較于步迦可汗在兩翼布置的突厥弱旅,而隋軍則是最為精銳的豐州騎軍。雖然雙方數量相若,但隋軍戰力卻是驚人,一步步逼得突厥騎兵后撤,竟有呈一邊倒的趨勢。
步迦可汗也知道自己的兩翼支撐不了多久,只得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月魯身上。
“月魯,大突厥的命運,都托付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