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苦思了一夜,決定在長安城北修一座宮殿,命名為得勝宮,雕刻自己這些年的功績圖形于宮墻之上,供天下人瞻仰。
楊堅還準備立一塊十余丈高的巨碑,攥刻自己的功績于其上,讓四海八荒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恩德。
······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些東西,光憑楊堅一人的想法當然不夠,只要楊堅愿意,下邊的臣子便會幫他做得妥妥帖帖的。
太子楊廣投其所好,立刻派人進言天子遺澤萬世,德比三皇五帝,功蓋秦皇漢武,宜上尊號,眾臣也紛紛上表。
楊堅倒是很謙虛,數次拒絕了大臣的建議,表示自己德薄,不過終究拗不過臣子們的心意,乃上尊號為“神武圣文皇帝”。
歷史上活著的皇帝上尊號自唐高宗開始,唐玄宗時期為盛,沒想到歷史在楊堅這里轉了一個完,竟然早了數十年。
今年楊堅提前從仁壽宮回了長安,而整個長安城也被整修的煥然一新。
雖然楊堅更加衰老,卻是老而彌堅。身子有些衰弱的楊堅在眾人的畏服之中,祭祀了天地,達到皇帝聲望之頂峰。
有些人甚至還想讓楊堅祭祀泰山,不過考慮到楊堅的身體,眾人都怕其半路死在道上,也沒人敢說。
不過楊素進言,以太子代替楊堅去祭祀泰山,楊堅思索再三,反而是同意了此意見。
之后禮部、太常寺甚至是民間學者,紛紛進言,對于祭祀泰山的禮儀展開了巨大的爭執,一時之間,亂象紛紛。眾人反倒是忘了此次大捷的主角北伐大軍。
還是宰相蘇威提醒,上次抵御步迦可汗入侵,因為慜太子之事,朝廷的封賞遲遲不下,造成軍心動蕩,險些釀成大禍。這次宜盡快封賞眾將士,勿使盛世場景蒙塵。
其實早在進了八月的時候,黃明遠便將自己署名的請賞文書送抵豐州,通過楊昭送到了長安,之后又幾次追加,各種功勛冊子,請封賞文書,早就到了吏部桌案上。
之前眾人光忙著給天子上尊號,祭祀泰山,反倒沒人顧忌此事。蘇威沒敢說,若不是人家得勝,容得了你們在這里瞎折騰。
楊堅聞后點點頭,倒是對蘇威的進言很是贊同。有封賞士兵才能有動力,之前已經給人詬病過一次,此次當盡快制出封賞冊子,以安軍心,省得讓人以為他很吝嗇。
再說黃明遠還準備在漠北大會諸部,制定草原的秩序,封賞的情況也關系到最后的結局。
天子一發話,這時眾人才如夢方醒。
蘇威領頭,和裴矩等人,開始按功封賞起來。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