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盟一開始,黃明遠便確定了“尊王攘患”的會盟主旨,為“尊勤君王,攘斥外內患”之意。尊的是大隋天子,至于誰是內患,黃明遠沒說,但也是因為如此,誰都可能是內患了。
為了確保這個主旨的推行,黃明遠在會盟一開始,便向眾人提議,共尊大隋天子為“天可汗”。意為各部向大隋稱臣,確定了大隋對草原各部的宗主權。
“天可汗”本來是唐代少數民族首領對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稱,代表著大唐對草原各部的羈縻統治。不過此時的大隋更勝唐太宗破薛延陀之時,因此這個看起來非常“高大上”的稱呼便被黃明遠順手給拿來哄楊堅了。
啟民可汗、屈古棱等人雖然也明白大隋有了“天可汗”這個稱號,對他們便多了一層枷鎖,也給了大隋干涉草原政治的理由,但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誰要是反對,明擺著是把自己擺到了大隋的對立面。因此雖然不愿,也只得同意。
至于草原上一些中小部落,本就不是太在乎這些虛的東西,又被黃明遠打的落花流水,更沒人敢反對。
而且不少人還認為,正如所有人都清楚的,哪怕現在隋軍再是強大,這個草原真正的主人仍舊是草原各部。現在諸部勢弱,只有啟民部、拔也古部等極少數部落還有征服其他部落的能力,若是有大隋為他們主持公道,反而能抵制一些大部落的侵擾。因此在執失淹、蘇農伯都、渾破六、阿迭訶咥等人的支持下,這個“天可汗”的尊號毫無疑問地戴到了楊堅的頭上。
“天可汗”這個尊號,在隋朝弱小的時候,真的是個虛名,但在隋朝強大之時,卻是控制草原的一把利器。
草原諸部不理解的是,漢人更為重視這個名號。有了“天可汗”這個尊號,關鍵的時候,大隋便可以直接插手草原,甚至征調兵馬,征討不臣。哪怕有朝臣反對,“天可汗”仍舊是一個堵住這些人話語的一個絕佳利器。
而且此事對黃明遠也好處絕佳。甚至可以這么說,對于楊堅來說,黃明遠立下這么多的功勞,甚至都不如提出的這個“天可汗”的名頭更入楊堅的心思。
之后,蘇威代表大隋天子赦免了各部在北伐之中的罪責,無論此戰之中是否與大隋為敵,以前諸事,萬般不論。
之前很多部落擔心大隋在戰后會故意報復,大隋此舉打消了很多跟隨步迦可汗和屈古棱與大隋為敵的部落的顧慮。當然這種赦免其實是針對的中小部落,至于像拔也古部、同羅部這種大部落,哪怕蘇威說得再是信誓旦旦,不論前罪,他們也不會相信的。
不過在共尊大隋天子為“天可汗”和大隋赦免諸部兩套組合拳打下來之后,大部分的的草原部落已經從心底承認了大隋的地位。
接下來,便是會盟最重要的一件事,大隋要作為宗主,主持各部重新分地盤。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