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洛陽之后,黃明遠以不適應京中為相一事,請求辭去宰相之任,外放為官。黃明遠向天子明言感覺自己在京中,無所施展,實在困頓,希望哪怕為一地太守,安定地方,也好過在京中蹉跎時間。
一國首相,任相不過幾個月便要離職,這時前所未有的事情。
楊廣聞之先是震怒,便將黃明遠狠狠地訓斥了一番。黃明遠跪在楊廣面前,聲淚俱下的敘述了自己在京中的蹉跎,直言自己還欠缺為相的能力,請求天子讓他出外再闖蕩一番。
楊廣終究與黃明遠如父如子,也沒有責罰黃明遠,后來更似乎理解了黃明遠的心思。的確這宰相讓他架空的成了閑人,當的也沒什么意思。
不過楊廣思慮再三,終究沒同意黃明遠罷相的想法。黃明遠在大隋身份特殊,且剛任首相一兩個月,若是罷之,豈不是兒戲,也容易影響到楊佶。
不過楊廣也知道黃明遠志不在洛陽,若是強留之,反而影響君臣關系。楊廣最后下令以黃明遠首相之職,留守長安,總攬關中、關北、隴右、河西、劍南、漢中等地政務。
對于黃明遠來說,雖然在長安也是有諸多掣肘,但自己也能放開一定的手腳進行施展,至少比在洛陽無所事事要好得多。
不過長安是關隴世家的大本營,甚至是黃明遠敵人的大本營,因此勢必成不了自己日后的根據地,甚至還會出現無數的非難與攻訐。不過黃明遠這些年以少勝多的仗打了太多,各種險境早就遭遇了無數,因此在敵人腹心中活動,黃明遠第一感覺反倒還挺刺激的。
大業三年十一月初,黃明遠帶著家人返回了長安,主政關中。
黃明遠主政關中,無異于一場大地震爆發。朝野內外皆是議論紛紛,有言黃明遠被天子厭棄的,有言天子在為齊王鏟除絆腳石,有言天子要對付關隴世家······各種議論不絕。
黃明遠倒是不以為意,任他八面來風,我自巋然不動。
關中不少的大家族在于家、李渾等人的糾結下,對黃明遠滿是敵視,準備嚴陣以待。其中又以時任京兆丞的竇誼對黃明遠最是敵視,準備給黃明遠一個下馬威。
不過竇誼也有自己的底氣。竇誼是太傅上柱國鄧國公竇熾之子,家世顯赫,地位崇高,雖然官職不高,但作為關隴世家的老牌二代,無論名氣還是地位都大的很。
竇誼之前一直在外地為官,并未和黃明遠有過接觸,因此對于黃明遠的豪橫頗不以為然。
當初北周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儀同的時候,盡是一群**盈朝,他們這些二代、三代子弟什么沒見識過,還能怕了一個來自關東的豎子。尤其是竇家最有上升勢頭的前幽州總管陳國公竇抗因涉案漢王楊諒構逆而被天子除名,竇誼認為這件事與黃明遠有莫大關系,因此更將黃明遠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黃明遠到任之后,竇誼身為黃明遠的直接下屬,故意對黃明遠的命令視而不見,還處處找機會給黃明遠制造麻煩。
黃明遠自從擔任宰相之后,居移氣,養移體,早就沒有之前在邊疆時的莽撞殺氣了,因此對于竇誼如小孩子一般的耍鬧脾氣,倒是不以為然。黃明遠與竇誼的弟弟竇威關系不錯,所以倒也不跟竇誼一般見識。
不過黃明遠放竇誼一馬,但竇誼卻不以為然,還以為黃明遠畏懼于他。他這二桿子勁上來,更是想狠狠削一削黃明遠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