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定國公沒有英國公那般貪婪,索取無度,已和江南士紳和勛貴沆瀣一氣。”
魏忠賢附和道:“張維賢其實不大喜歡文官,更喜歡武事,行事極為強勢,但能力不足。
大明有他執掌中軍都護府,才穩定了大明京師的穩定。”
他知道張維賢可是親自保護朱由檢登上帝位的!
朱由檢這樣說,無非是準備用一用張維賢。
不過,朱由檢還是試探了張維賢,并未給張維賢、徐允禎等人通氣,直接剝奪他們執掌京師三大營的權利。
如張維賢和徐允禎有二心,必然反撲,或逼宮!
偏偏張維賢這個張大膽,卻沒有露出任何不滿。
相反張維賢卻規矩地呆在家里,本本分分的。
朱由檢心里了然,京師勛貴中也不是所有勛貴都恨不得掏空大明。
至少英國公和定國公沒有這樣想,只是天下形勢是這樣,他們也無能為力。
如今天子想要有所作為,力圖變革,兩位卻保持著人臣本分,這讓朱由檢心情好了許多。
好歹不是所有勛貴都要天子死,把天子當做吉祥物。
“國公不國,純臣不純,死有余辜!”這是天子離開成國公府留下的話。
魏忠賢和王承恩卻露出了一絲惋惜,畢竟朱能在成祖時期立下汗馬功勞,以功封爵成國公。
誰又能想到其子孫如此不堪?活活把朱能為其子孫謀來的國公爵位葬送。
如果朱能知道有這樣一個不肖子孫會這樣玩,他一定會從墳塋里爬出來掐死這個不孝子孫。
天子看似隨意的一句評語,直接釘死了成國公余脈崛起的路。
張維賢見成國公府被抄,夷三族,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對兒子張之極道:“現在知道天子的厲害了罷!”
張之極佩服道:“父親英明,要不是父親,兒還想去鬧一鬧。原來天子早有謀劃,我大明中興有望了。”
“這些勛貴忘了自己的人臣本分,還想拖我下水,嘿嘿,爹雖被世人評為張大膽,但不等于爹傻。”
張維賢在保護朱由檢平穩登基后,便察覺天子的可怕,所以才沒有參合權利之爭。
尤其先帝的死過于離奇和不合理,他察覺到了危機,默默地等待天子定論。
這是張家歷代以來的規矩,不能在天子登基后為所欲為,不能藐視天子。
他做到了,尤其天子上位后,立即任命盧象升、閻應元和周遇吉后,便知天子要有所動作。
接著天子突襲京師三大營,繞開內閣,直接進行人事任免。
得知曹文詔接管京師三大營,驅除三大營里面的將領,張維賢便立即把家人和自己的人監管起來。
不過,張維賢沒有料到風暴來的如此猛烈,波及之大,堪比大明開國之初的胡惟庸案。
東林和勛貴營造出來的滔滔大勢,在天子的鐵拳之下,如同齏粉一樣,被風一吹便煙消云散。
張之極也明白父親的苦心,父親之所以強勢,也是為了維護勛貴和自身利益。
堅守住京師三大營忠于天子,保護天子的安危。
不強勢,只怕也要被朝堂文官拿捏了,不強勢,也將受制于閹黨。
喜歡大明:從繼承天啟遺產開始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明:從繼承天啟遺產開始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