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當年的始派祖師‘明陀尊者’乃是天靈根,他最終也不過修煉出了四尊金剛手菩薩,無法完整組成‘金剛鎮獄陣’。
那么也就是說,最終能否真的能修煉出功法中所描述的十八尊金剛手菩薩,其實也是一種妄測。
大鏡禪師乃是元嬰初期,可能只修煉出了一至兩尊金剛手菩薩,由于同時祭出多尊金剛手菩薩,需要大量的金靈力維持。
他是三系地靈根,所以每多祭出一尊金剛手菩薩像,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法力灌注。
如此以來,十成法力中可能只有五六成才能真正被使用,其余的駁雜法力都會被浪費掉。
而在真正斗法中他肯定是要保留實力,以作應變之用。所以,他在對付我們時只祭出了一尊。
只是最后為了快速擊殺我,才改用了自覺更為保險的念力……”
李言看著功法介紹,念頭在心中飛轉,將自己心中疑問一一推敲,同時在尋找驅使佛珠中念力使用的描述。
只是哪怕最后李言將整篇功法看了個遍法,也沒找到有關半點驅使念力之法。
“這‘密跡金剛鎮岳’里完全沒有念力一說,難道是后來這大鏡禪師自己祭煉進去的?”
李言找不到關于念力的驅使法門,這東西他當然不會去修煉,那是需要承受香火因果方能修煉的。
他又不是和尚,所以只是想能驅使這些佛珠中遺留的念力即可,哪怕是用上一次也行,在關鍵時候就能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隨后他又將其他余下玉簡一一看過,讓他郁悶的是,非但沒有找到修煉念力的法門,他在余下又看到的三門神通,也均為佛門大神通。
要修煉這些神通,無一不是以高深佛法為根基的,李言可以說看都看的一知半解,如墜云霧,更不用說修煉了。
“我不可能去為了修煉這幾門神通,而真的去修行佛法的!”
李言在心中腹誹。
余下玉簡,再無什么讓李言有興趣的了,基本都是各類的經文佛法典籍,李言對此都是一略而過。
待放下這些玉簡后,李言陷入了沉寂之中。
直到過了一盞茶后,李言最終還是咬牙決定,日后還是要抽出一定時間看看這些佛經,哪怕只是粗略通曉。
那三門純粹佛門神通修煉需要精通佛法,李言可做不到,但是“密跡金剛鎮岳”卻只要了解一些佛門基礎知識,就可以修煉了。
李言身負“五行歸鴻蒙”大法,一旦五行合一,施展這門神通,將會威力倍增,舍出一些時間閱覽佛經,李言覺得還是值得的。
待得他將所有玉簡一一看完后,就將目光盯在了一只碧綠玉盒之上。
這只玉盒與那些丹藥玉瓶放在一起,但形狀卻是方形,且盒蓋上還留有一道符菉封印,這就讓人看著有些特別了。
“在自己儲物中,又加了一道封印,此物對大鏡禪師看來很是重要了。”
李言想著,神識溝通間,就將這只碧綠玉盒從衲袋中攝了出來。
玉盒一入手,一股清涼舒爽之意就從李言掌中傳來,他并沒有立即打開玉盒,而是仔細用神識打量起來。
當時間足足過去半盞茶后,李言除了在玉盒上發現這一道符菉封印外,再也沒有發現其他的禁制。